[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9993.7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琢;李云青;马宁;王硕;刘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夯机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夯机专用机棚。
背景技术
强夯机是一种用于地基夯实的机械设备,近年来在我国的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强夯机通过反复将重锤起吊到一定高度,而后利用自动脱钩释放载荷或带锤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强夯机主要应用于造船、电厂、机场、码头、工厂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强夯机有着特殊的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在重锤落地的瞬间,由于地面受到巨大冲击,地面上石子、泥土等会飞溅而出,当多台车共同施工时,飞溅物会从四面八方飞向设备,如果对强夯机的动力装置不能做到有效的保护,对设备正常工作存在很大的威胁,甚至构成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强夯机的动力装置,在现有的强夯机中设置了机棚,这种机棚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存在以下至少两种缺陷:
1、机棚外侧(左机棚左侧、右机棚右侧)是主要的维修侧,整体为封闭状态,结构复杂,在机棚外侧面上局部范围内有维修用的开孔,这种封闭且局部开口的机棚的维修空间比较狭窄,不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维护工作。
2、现有的强夯机的机棚中间的卷扬需要和机棚内的设备进行液压电气等管路的连接,因此机棚里侧并未完全封闭,但考虑到如果强夯机工作时工况比较恶劣,则飞溅物可能会从里侧对强夯机的动力装置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强夯机专用机棚,能够对强夯机的动力装置进行全面防护,且方便动力装置的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夯机专用机棚,包括对强夯机的动力机构的外侧和上部进行防护的机棚和对所述动力机构的里侧进行防护的封板组件,所述封板组件以可装拆方式固定在所述强夯机的转台支架上,所述机棚包括多个整体式机棚门。
进一步的,所述机棚包括设置在所述强夯机的卷扬的左右两侧的左机棚和右机棚,所述封板组件包括分别对应着所述左机棚和右机棚的左侧封板组件和右侧封板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机棚门的一个侧边设有枢轴,可相对于所述枢轴旋转而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枢轴上还设有限制所述整体式机棚门开启角度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枢轴为可限制所述整体式机棚门开启角度的门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机棚门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机棚的上部曲线配合的弧形扣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式机棚门上还设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组件上还设有多个通风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封板组件对动力机构的里侧进行防护,利用机棚对动力机构的外侧和上部进行防护,从而实现对动力机构全方位的防护,而且封板组件结构简单、重量轻且便于拆卸,因此在强夯机工况不是太恶劣时可以拆除。机棚可以包括多个整体式机棚门,这种机棚门打开后可获得较开阔的维修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实施例的强夯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实施例的机棚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实施例的机棚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专用机棚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强夯机专用机棚包括对强夯机的动力机构的外侧和上部进行防护的机棚和对动力机构的里侧进行防护的封板组件。结合图2可以看到强夯机整体,其中机棚包括设置在强夯机的卷扬10的左右两侧的左机棚3和右机棚1,所述封板组件包括分别对应着左机棚3和右机棚1的左侧封板组件4和右侧封板组件2。
封板组件以可装拆方式固定在强夯机的转台支架上。这样本实施例的强夯机专用机棚就与强夯机的操纵室6、臂架1的底部防护以及后配重块7共同完成强夯机整车四周密闭的防护。机棚和封板组件则可以对强夯机的动力机构进行整体的防护,避免恶劣的强夯工况下飞溅物对动力机构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9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柱式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流量计CPU死机的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