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鼓轴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0216.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豪 |
主分类号: | F16D41/24 | 分类号: | F16D41/24;B60B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鼓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花鼓轴承结构,尤指一种二合一式、可减少组装时的公差,有效提升同心度与使用寿命,可确保转动顺畅且具便利组设功效的花鼓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后花鼓主要为轮轴定位及传动轮圈旋转的部位,后花鼓一侧设有与飞轮组配的棘轮套筒,后花鼓与棘轮套筒分别与心轴间设有轴承,且后花鼓与棘轮套筒间利用棘轮结构以产生单向旋转而带动后轮行进,因此后花鼓轴承结构的设计对同心度及传动的顺畅性有极大的影响。
一般常见的后花鼓穿设有一心轴,且将心轴穿设棘轮套筒,使该棘轮套筒套接于后花鼓一侧,该后花鼓两端与棘轮套筒两端于心轴间分别设有一轴承,当该后花鼓与棘轮套筒相互旋转时,可利用棘轮结构产生单向旋转,且借各该轴承,提供该后花鼓与棘轮套筒间呈同步旋转,或棘轮套筒固定而后花鼓可单独旋转的功效。
现有的花鼓轴承结构,如中国台湾第100213358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花毂结构”,包括一轮毂主体,该轮毂主体两端各开设一套口,内部则贯穿设置一心轴,该心轴穿出轮毂主体的套口的部分各形成一接设段;一飞轮承座两端分别向内开设一井槽,其中一井槽容置一第一培林,另一井槽则容置一第二培林,该飞轮承座、该第一、第二培林受心轴一端的接设段所贯穿,该飞轮承座串接于轮毂主体旁而与其一端的套口组设,该第一培林位于靠近套口的一端,该第二培林则位于远离套口的一端;该心轴端部设有一与第二培林对应的阶缘,该飞轮承座于设有第二培林处设一可封闭井槽的封盖,使第二培林受到阶缘与封盖的夹置定位,且该心轴于近第一培林处套设一垫圈,该轮毂主体对应飞轮承座的套口容设一第三培林,而垫圈两端分别受第一培林及第三培林的靠抵。
另一现有的花鼓轴承结构,如中国台湾第100206945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可改变跳脱模式的棘轮花毂”,包含:一心轴单元,沿一轴线方向延伸;一壳体,被该心轴单元支撑并可绕该轴线转动,包括一环绕该轴线且界定出一内孔的环绕壁,及自该环绕壁的一内壁面沿径向往外凹设并位于该内孔一端的数开口和数容置槽,每一容置槽分别具有一远离该开口的槽底面及一枢接部;一驱动单元,被该心轴单元支撑并可绕该轴线转动,包括一伸入该内孔中并面对所述容置槽的棘齿环;及一连动单元,包括:数棘爪,分别安装所述各容置槽中,每一棘爪分别具有一可枢转地安装于该枢接部的转动部,及一自该转动部延伸通过该开口的爪部;数弹性件;及数止动塞;其中,在每一容置槽中,装设该弹性件与该止动塞至少其中之一,用以使该棘爪的爪部与该棘齿环啮合。
上述所揭结构中,两者都于花毂壳体一端套设有棘轮套筒,花毂壳体与棘轮套筒对应处分别设有轴承(培林),且设使心轴穿设各该轴承,以使花毂壳体被心轴所支撑,借此使轮毂主体以通过心轴相对于轴承回转,达到车轮转动的运作。
但,现有花毂与棘轮套筒间对应处分别设有一轴承,容易因花毂的尺寸公差,或与心轴的管径公差,造成于轴承与心轴组合处产生过大的余隙,造成花毂与棘轮套筒间不同心,导致两者的各该轴承一侧与心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杂音、偏摆影响花毂转动的顺畅性,或者相对于心轴产生不当滑移而影响轴承定位效果,且经长期使用下会对组合处产生磨耗损坏,而降低花毂使用寿命,且各种花毂与棘轮套筒间的各该轴承尺寸规格不一,店家不易更换,且组配过程中易容易造成轴承损坏,整体结构确有待改良的必要;故本实用新型人,针对前述问题进一步提供一具实用创新的花鼓轴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花鼓轴承结构,于花鼓本体与棘轮套筒对应处设有一轴承,其内部设有一环套,且外部设有二环套,环套间并设有滚动组,形成二合一式轴承,供花鼓本体与棘轮套筒间可分别旋转,该轴承的设计,可减少与心轴组装时的公差及余隙,有效提升同心度,可避免转动时产生碰撞、杂音或偏移等缺弊,以达提升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即在提供一种花鼓轴承结构,其构件简单、可便利组装,组配过程中不易损坏,以达极佳便利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三即在提供一种花鼓轴承结构,该轴承各环套间相对的二侧分别设有斜面,可供环套与滚动组间顺势位移,而不易产生偏移,确保同心度及转动顺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豪,未经李健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