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0443.7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家保;苏堤;董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中亚汽车制动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5 | 分类号: | F16D25/0635;F16D1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液压 旋转 接头 摩擦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离合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气动离合器是现有机械中常用的机构,按气缸结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隔膜式、气胎式,其中活塞式气动离合器可根据扭矩需要制成多个或者单个摩擦表面,非常适用于传递扭矩大的如高压,水泵.风机.变速箱.及机械设备。但现有气动离合器的轴承动力输出结构还比较简易,一般都直接采用带轮,法兰盘,而且带轮.法兰盘与动力输入轴的接触方式也都采用简单的深沟球轴承结构,并采用了旋转接头,在使用当中,由于在高转速下运行,该深沟球轴承结构仅承受径向力.而不能承受轴向力,因此在运行工作当中产生的轴向力容易产生高温导致轴承损坏,或旋转接头的损坏,缩短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气动离合器的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采用的是啮合结构,该啮合结构一般为牙嵌式或齿轮式,其在啮合时只有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同时停下时才进行啮合,而在机器运行中如半转动状态下,使离合器在使用中由于采用的是啮合结构,主动部件不能完全停下,从而易产生打齿或离合器功能失效现象,影响离合器使用性能,降低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现有离合器在离合时,一般采用的离合器主轴四周多个圆柱弹簧或采用直弹簧产生离合回位,其仅起到了轴向回位的作用,但在使用当中,该弹簧容易被旋转剪切断导致离合器打齿失效,因此,容易造成机械传动振动而产生噪音,使其工作可靠性差,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完全不能满足精密传动机械的传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并且使用寿命高的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避免了打齿或离合器功能失效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包括带轮和设置在带轮内的主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轮一端面上设置有摩擦盘、活塞座、设置在摩擦盘一端面上的摩擦片和设置在活塞座上的活塞;所述带轮一端面上有与摩擦盘上的摩擦片相对应的带轮摩擦面,所述摩擦盘的另一端面通过第一轴承与活塞相连接,所述主轴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与带轮和活塞座连接,活塞座上的进(气压/液压)孔的设置,无需旋转接头;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摩擦盘之间还设置有锥形螺旋压簧,通过锥形螺旋压簧的作用,便于离合器的复位,采用锥形螺旋压簧,使主轴两端轴承消除了轴向力,避免了主轴上摩擦盘的跳动和产生异响,同时采用摩擦式连接,避免了打齿或离合器功能失效现象,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采用的是角接触球轴承。
上述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盘上设置有锥形螺旋压簧台阶槽,所述锥形螺旋压簧的大头端抵制在锥形螺旋压簧台阶槽上,所述锥形螺旋压簧的小头端通过弹簧垫片与第二轴承相抵触。
上述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中,所述活塞座上设有用于推动活塞的气路通道或油路通道。
上述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中,在所述活塞座上与活塞交接位置设置有若干密封圈。
上述无气压/液压旋转接头摩擦式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盘上还设置有散热叶片,提高离合器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摩擦式结构以及锥形螺旋压簧复位,增大了锥形螺旋压簧的压缩空间,使结合与分离更可靠,避免了现有离合器啮合齿打齿或离合器功能失效现象的产生,确保了带轮在旋转过程中的连贯平稳性,增大了离合器的承受能力,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安装旋转接头,避免旋转接头损坏,其体积小、传递扭矩大,能满足精密传动机械的传动需求,有效解决了压簧的跳动而产生噪音的现象,提高离合器的性能,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适用于高频度、高负荷、连续滑动,旋转结合,分离等过酷的使用条件,调整空气(液压)压力使启动柔和,也可以作为扭力限制器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中亚汽车制动元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中亚汽车制动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