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化氢合成炉自动加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0523.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遵;王航舟;秦西鸣;陈自力;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氢 合成 自动 加酸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化氢合成炉自动加酸装置,是一种简化氯化氢合成炉开车准备工作的办法,同时此办法消除了人为操作对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
二、背景技术
在生产高纯氯化氢气体过程中,启动系统前需要先将氯化氢合成炉凝酸管线内加入高纯盐酸,以防止合成炉开车过程中由于炉内含有水分在降温后在凝酸管线内结冰,导致凝酸管线胀裂的危险;另外,在开车前增加高纯盐酸液位,也可使合成炉凝酸管线形成液封,使整个合成过程安全可靠。但是实际中加酸过程多是通过人工方式,而且由于此操作使用频次较少,往往对于此部分重视不多,这就给加酸过程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传统合成炉加酸操作前,要做较多的准备工作,而加酸期间通过操作工直接将高纯盐酸倒进合成炉预留加酸口(<30mm)内。预留加酸口仅有盲板密封无阀门,每次拆卸盲板必然会使酸气冒出腐蚀污染周围环境并腐蚀周围设备。在加酸过程中对人员要求较高,容易导致盐酸外流,腐蚀下层管道及设备。而且传统加酸过程只能够在停车时进行,若合成炉系统在开车期间酸位不足,则必须做停炉处理而影响生产。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操作,由工作准备到气密合格,每次约需要2小时以上,影响工作效率。
通过本专利,可以轻松解决此问题,提高加酸过程效率,并且杜绝加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氯化氢合成炉自动加酸装置,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减小了合成炉系统加酸难度,通过增大高纯盐酸流道截面积,使酸液更方便进入系统;2、加酸系统设置于合成炉顶部,通过重力进入系统,不需多余耗能;3、高纯盐酸储罐设置有视镜,方便看到罐内酸位情况;4、杜绝了由于加酸操作所存在的困难而导致高纯盐酸外溢的情况,减少了合成炉其它部分被盐酸腐蚀的可能。5、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于加酸操作的影响,不论合成炉是否停车,均可进行此操作。6、装置设置有液封,防止气体逆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高纯盐酸罐,连接管线,监控视镜,压力表及根阀,高纯盐酸罐上端设有酸位观察口,观察视镜,加酸口,加酸口盲板,压力检测口,仪表根阀和现场压力表,高纯盐酸罐下端设有排酸口,加酸控制阀,加酸控制阀与合成炉酸系统通过防腐材质的管线连接;所述高纯盐酸罐在罐体内部衬有8mm搪瓷涂层。
本实用新型氯化氢合成炉加酸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大大增加了合成炉加酸过程的安全系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于加酸过程安全的影响;
其二:设置在合成炉顶部的加酸系统,通过重力使罐内盐酸顺利流入系统,不需要其它能量的加入。
其三、通过对于加酸工艺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加酸操作的效率,减少了操作时间。
其四:整套系统结构简单,可随时进行操作不受系统开停车影响,安装容易,减小了高纯酸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安全成本。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纯盐酸罐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其中:1--酸位观察口,2--观察视镜,3--加酸口,4--加酸口盲板,5--压力检测口,6--仪表根阀,7--现场压力表,8--排酸口,9--加酸控制阀,10--合成炉酸系统,11--管线,12-高纯盐酸罐。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高纯盐酸储罐为容积为50L,符合HG/T 2371-1992和HG/T 2371-1992的标准,整体为钢制结构,在高纯盐酸的罐体内部衬有8mm搪瓷涂层,以能够抵抗不同浓度盐酸的腐蚀。在高纯盐酸罐体上端设计有酸位观察口1、观察视镜2、加酸口3、加酸口盲板4、压力检测口5、仪表根阀6、现场压力表7、排酸口8、加酸控制阀9和合成炉酸系统10,通过防腐材质的管线11相互连接,保证此流程的正常使用。在使用中要保持盐酸储罐酸位与合成炉酸系统上液位存在h的液位差以使加酸过程通过重力自行完成,
在正常情况下高纯盐酸由加酸口3加入到罐体内,通过酸位观察口1的视镜2观察高纯酸液位情况,达到罐内容积10%~60%后使用盲板4对加酸口3进行封堵。密封完成后通过酸位观察口1与安装在压力检测口5的压力表7对罐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在压力表7下设有仪表根阀6。在排酸口8处通过法兰连接加酸控制阀9,之后再通过管道连接引至用酸设备。管道连接以及仪表的连接均使用耐腐蚀材质国标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