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钻杆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1054.6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常延沛;尚志红;范亮亮;朱佐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赵囡囡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钻杆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旋挖钻机钻杆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旋挖钻机一般通过键和键槽装置在内、外层节杆之间传递扭矩。
现有技术的旋挖钻机中,将键条50’和圆弧板60’焊接在节杆管10’内壁形成三等分键槽30’。焊接形成的键槽30’,其焊缝多,易产生焊接变形,焊接后的材料机械强度降低,而且由于焊接误差,往往导致内节杆键条与外节杆的内键槽无法达到面接触,使内键套使用寿命降低。在加压扭转工作时,钻杆同时承受剪切,扭转,加压等复合应力,驱动键的内键条焊缝磨损加剧,易使内键条脱落,导致带杆、卡杆及砸杆现象,影响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旋挖钻机钻杆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钻杆,包括连接部,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主体;节杆管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节杆管部包括:多根节杆管;每根节杆管分别连接的多个驱动套,多个驱动套依次固定地设置在节杆管的下端,驱动套的内壁上具有凹入的键槽,驱动套的外壁上具有突起的键条。
进一步地,每根节杆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两个驱动套,两个驱动套分别为第一驱动套和第二驱动套,第一驱动套的上端与节杆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套的上端与第一驱动套的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套的上端与节杆管的下端相焊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套与第一驱动套相焊接。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套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通孔设置在键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键条与驱动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键条与驱动套相焊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前述的旋挖钻机钻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分体式的驱动套可由机械加工分别完成,其传递扭矩大,耐磨损,延长了驱动套的使用寿命,克服了焊接式驱动套的焊缝多、易变形损坏的缺陷,具有加工过程中无变形、机械强度高的优点,极大提高了旋挖钻机钻杆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每一段的驱动套可分别加工完成,故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还具有加工方便、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旋挖钻机钻杆的节杆管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的节杆管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的节杆管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挖钻机钻杆,包括:连接部30,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主体;节杆管部10,设置在连接部30的下端;节杆管部10包括:多根节杆管11;每根节杆管11分别连接的多个驱动套12,多个驱动套12依次固定地设置在节杆管11的下端。如图4所示,驱动套12的内壁上具有凹入的键槽13,驱动套12的外壁上具有突起的键条15。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部30为设置在旋挖钻机钻杆上端的提引器连接头,在连接部30与节杆管部10之间设置有缓冲支撑部20。节杆管部包括多根节杆管11,多根节杆管11依次连接地设置,位于上部的节杆管11的下端套设在相邻的位于下部的节杆管11的上端的外部。在节杆管部10下端还连接有缓冲弹簧40,缓冲弹簧40下端连接有内杆方头50。
多根节杆管11之间通过驱动套12驱动连接,其中,如图3所示,每根节杆管11的下端均依次连接有多个驱动套12。在旋挖钻机钻杆工作时,通过内层节杆管11上的驱动套12的键条15与位于外层的节杆管12的键槽13相配合连接,从而在内、外层节杆管11之间传递扭矩。
多个驱动套12的设置,使得旋挖钻机钻杆的结构合理,分体式的驱动套12可由机械加工分别完成,其传递扭矩大,耐磨损,延长了驱动套12的使用寿命,克服了焊接式驱动套的焊缝多、易变形损坏的缺陷,具有加工过程中无变形、机械强度高的优点,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每一段的驱动套12为分别加工完成,故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套12还具有加工方便、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1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婴幼儿摇篮
- 下一篇:一种磁保健床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