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1196.2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乾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尾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长尾夹,又名燕尾夹、凤尾夹、长尾票夹等,用于将一沓文件集合一体,是一种常见的夹类用品。其一般由金属制成,由一个夹体和两个较长的尾柄构成,夹体为一次成型的弯折钢片,靠金属形态恢复的原理提供夹子所需的弹力;尾柄是钢丝制成,与夹体相连接的一端可活动,夹好文件后可旋转放平,便于文件堆放。长尾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需要整理文件、票据等资料的行业中,如企业、学校、政府机关、图书馆等。
目前业界的长尾夹装配方式一般采用人工装配,此种装配方式需要大量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非但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长尾夹本身价格低廉,造成装配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相当高的比例,甚至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其占比越来越高,进而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故此该种生产模式已经濒临淘汰。
除人工装配方式外,业界部分厂家采用机械装配。机械装配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平装配法,如专利号ZL03116826.4的中国专利《长尾夹自动装配机》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大致的原理是通过一个夹持结构捏拢尾柄,之后水平移动尾柄至夹体装配位置(如沿着夹体两侧的斜面),最后松开尾柄使之装入夹体内;另一种是旋转装配法,如专利号ZL200410066537.4的中国专利《长尾夹自动装配机构》所公开技术方案,此种方法同样采用一个夹持结构捏拢尾柄,区别在于控制该夹持结构旋转一定角度到装配位置,之后将尾柄装入夹体内。但是由于长尾夹体型较小,装配时补偿余量不大,故对于上述两种尾柄装配结构来说都存在以下缺点:1、都需要夹持机构(如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左右机械爪、左右压紧板等)首先夹持尾柄两侧使之压缩,之后移动到装配位置,由于尾柄采用钢丝制成,具有较高的弹性,夹持时定位困难,在夹持和移动过程中非常容易相对夹持机构出现偏移甚至弹开的状况,进而导致尾柄无法准确和夹体对应,造成装配失败;2、对于实现夹持和移动功能的两个组件有非常高的配合要求,一旦出现配合不当,同样会导致装配失败。由于以上原因,这两种机械装配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具有较高的漏装比例,尤其是在装配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出现磨损后,其漏装比例更大幅提高。所以采用机械装配长尾夹的厂家往往还需要对于机械装配完成的长尾夹进行第二次人工检验,对于漏装的长尾夹进行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长尾夹机械装配中所存在的漏装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效率高、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尾夹装配装置,用于装配由尾柄和夹体装配而成的长尾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包括输送所述夹体的导轨、设于导轨一侧的转盘、止挡夹体在所述导轨上前进的挡块;
所述转盘上至少设有一个带动所述尾柄旋转并将所述尾柄的前卡头插入所述夹体的前卷边卡口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后部具有在尾柄插入所述夹体的前卷边卡口后从后方压迫所述尾柄的压迫部;
另外,还包括有在所述定位机构压迫所述尾柄至极限时驱动所述挡块缩回的挡块执行机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块执行机构包括一个随所述转盘转动而转动的凸轮及与所述凸轮相接并进行往复运动的从动件,所述挡块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从动件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由形成在所述转盘上表面的若干凸起部构成,所述凸起部围合成与尾柄外形配合的区域,位于所述转盘后部的部分凸起部构成所述压迫部;或者所述定位机构为在所述转盘上表面凹设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形状与尾柄外形配合;所述尾柄对应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时其前、后卡头突出于所述转盘外缘。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轮与所述转盘同轴固定,所述凸轮上最高点与所述定位机构位置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置至少二个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转盘周向均布,所述凸轮上形成与所述定位机构数量对应的最高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盘与所述导轨之间具有使所述前卡头在插入所述前卷边卡口时恰位于其圆周运行轨迹最高点的倾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下导轨上形成与夹体底部形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上导轨下端形成一个平行且正对导向槽的棱边,所述棱边与所述夹体夹口形状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导轨设有一个在所述棱边形成开口的限位通道,所述挡块设于所述限位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乾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乾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1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管路紧固装置
- 下一篇:自锁式沟槽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