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恒温箱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2118.4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祝利涛;李玉贵;王卫华;王武魁;刘勇;咸士玉;王进强;许佩霞;陈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恒温箱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恒温箱试验装置,属于可移动式救生舱恒温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试验的恒温箱试验装置要求为具有加热、温控、风扇等,(室温~80℃)可调控。要能够模拟矿井灾变环境,综合试验救生舱的整体防护能力、舱内空气质量、环境参数等综合防护性能试验的要求,同时满足进行持续耐高温试验,产品的总传导系数靠高温试验进行测试的要求。
综合防护性能试验:救生舱置于高温试验装置内,开启救生舱内的空气调节装置、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或参式人员)及生命保障系统,关闭舱门,热电偶布置及试验方法同上,加热并恒温在高温状态,在舱外环境达到热稳定状态时,检测救生舱在开启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下,维持舱内33℃的综合性能。试验一定高温试验后,快速冷却至室温进行常温状态性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测试救生舱的综合防护性能试验。
总传导系数测试试验:救生舱置于高温试验装置内,不开启救生舱舱内空调装置极其附属设备,试验装置以规定的速度要求升温,升温到规定高温,并保持恒温。救生舱外部环境任意两个温度测试点的温差≤3℃的热稳定状态,通过放置在救生舱内外不同部位的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救生舱在规定高温下的热变形及总传热系数。
根据救生舱规格(额定救援人数)的不同,救生舱的外形尺寸将有不同特别是长度方向将有大的差别,在试验过程中,对恒温箱的内部空间尺寸特别是长度方向的要求也不一样。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符合《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要求模拟灾变环境装置能够测试各种规格救生舱的总传热系数并进行综合防护性能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拼接的分段式的恒温箱试验装置,能够测试各种规格救生舱的总传热系数并进行综合防护性能试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式恒温箱试验装置,包括保温间、加热系统、恒温系统、冷却装置、测控系统、监视装置和电控系统,加热系统、恒温系统、和测控系统均安装在保温间内部的两个侧壁上,多个监视装置安装在保温间内的顶部,多个冷却装置安装在保温间的外部侧壁上,电控系统设在保温间的外部,加热系统、恒温系统、冷却装置、测控系统和监视装置均与电控系统连接并由电控系统控制,保温间的结构为:前封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安装在恒温间前段的一端,前封门上设有双开启门,恒温间前段的另一端与恒温间尾段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恒温间尾段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前封门、恒温间前段和恒温间尾段均为钢结构架体外铺装保温层。
所述的保温间为前封门、多个恒温间前段和恒温间尾段依次连接构成。
所述的加热系统为多个加热装置均匀布置在保温间内部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的恒温系统为多个循环风扇装置均匀安装在保温间内部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的测控系统为多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保温间内部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的电控系统为一电控柜,用于放置电气控制保护元件、操作按钮、显示屏装置。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间采用分段式,将前封门与恒温间前段和恒温间尾段通过连接法兰依次连接,适用于多种不同长度和外形尺寸的救生舱的总传热系数并进行综合防护性能试验,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在保温间内部均匀布置有加热装置,可以实现保温间内部环境快速均匀加热。
3、本实用新型在保温间内部的两个侧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循环风扇装置,可实现保温间内部温度变化在3℃以内,有效保证高温试验空间的稳定性、均匀性,确保高温试验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4、本实用新型外部侧壁上安装的冷却装置可实现高温试验完毕后保温间温度按规定下降至室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放大图。
图4为恒温间前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恒温间尾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保温间,2为监视装置,3为冷却装置,4为加热装置,5为循环风扇装置,6为温度感应器,7为电控系统,8为前封门,9为恒温间前段,10为恒温间尾段,11为第一连接法兰,12为第二连接法兰,13为双开启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2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