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方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3899.9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猛;李朋;田汝辉;朱勇;何祖平;平萍;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一次性 换药 方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方盒。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外科换药时,需要用到镊子、剪刀、消毒棉、纱布等器械用品,而这些用品一般需要换药盒来放置。目前医院内所使用的一次性换药盒是由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塑料盒叠放在一起组成,临床上使用时需要将两者分开用于放置不同的物品,但将套进的两个塑料盒分开比较困难,且分开时容易污染塑料盒内壁,这些都给日常的临床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分开、省时省力的一次性使用换药器械。但是目前关于这类一次性换药盒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盒,它包括两个大小和形状一致的换药盒,所述的换药盒均设有盒体和盒沿,其中一个换药盒的盒沿下方设有突起,另一个换药盒盒沿的对应位置设有“U”形的缺口。
所述的突起设有圆柱形的突起棒和球形的突起头,所述的突起棒的长度不小于两个换药盒套叠在一起时的两个盒边的距离。
所述的突起棒的长度等于两个换药盒套叠在一起时的两个盒边的距离。
所述的突起和缺口均设于盒沿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设有突起和对应的U形缺口,使用时可轻易地将两个换药盒分开,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污染换药盒内部的概率;
2、两个换药盒外形上的差异使得换药时不易混淆,便于区分二者;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药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药盒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第一换药盒 11.第一换药盒盒体
12.第一换药盒盒沿 13.突起
2.第二换药盒 21.第二换药盒盒体
22.第二换药盒盒沿 23.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方盒包括第一换药盒1和第二换药盒2。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药盒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换药盒1呈倒立的四棱台状,设有第一换药盒盒体11,所述的第一换药盒盒体11的周边设有第一换药盒盒沿12,所述的第一换药盒盒沿12其中一个边的中央位置向下方伸出一个突起13,所述的突起13设有突起棒131,所述的突起棒131为圆柱形,其下端连接有突起头132,所述的突起头132为球形,其直径大于突起棒131底面的直径。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药盒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二换药盒2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方盒1完全一致。第二换药盒2设有第二换药盒盒体21,所述的第二换药盒盒体21的周边设有第二换药盒盒沿22,所述的第二换药盒盒沿22其中一个边的中央位置设有一个缺口23,所述的缺口23呈“U”形,其位置与突起13是相对应的。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盒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换药盒1套叠在第二换药盒2之上,所述的突起棒131的长度恰好等于第一换药盒1和第二换药盒2套叠在一起时的第一换药盒盒边12和第二换药盒盒边22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突起13正好穿过缺口23,所述的突起头132正好处于缺口23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突起棒131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一换药盒1和第二换药盒2套叠在一起时的第一换药盒盒边12和第二换药盒盒边22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换药盒1和第二换药盒2的形状不仅限于四棱台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一次性换药方盒在使用时,一手托着第二换药盒2,一手向上方按压突起13,第一换药盒1便与第二换药盒2分离,操作十分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3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