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电极与铜夹头安装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4229.9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敏;任大庆;杨道媛;董运昆;吴建设;郁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237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 夹头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电极与铜夹头安装新结构。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的电炉车间原装铜卡头为长方体形状,铜卡头与石墨电极接触面呈半圆槽状,铜卡头的另一相对面为平面,该平面与电极横臂前端面接触并固定在电极横臂前端面上,石墨电极和电极横臂之间通过U型卡环紧固连接。铜卡头与电极横臂前端面的固定方式采用4个内六方螺丝从半圆槽凹面进入与极横臂前端面内置螺母固定结合,内六方螺丝头深陷到铜卡头的半圆槽凹面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铜卡头的半圆槽凹面与石墨电极接触不好时常会产生电弧。电弧会烧化铜卡头内的铜,流入螺丝处粘住螺丝,有时电弧直接把螺丝烧变形。铜卡头松动,造成拆卸、维修以及打磨卡头时很困难。也往往因为维修不方便,不到位,使整块铜卡头报废,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生产的连续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和维修的石墨电极与铜夹头安装新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石墨电极与铜夹头安装新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石墨电极、水平设置的电极横臂、设在石墨电极与电极横臂之间的铜夹头以及将石墨电极与电极横臂紧固连接的U型卡环,铜夹头的半圆槽凹面与石墨电极外圆周表面配合连接,所述电极横臂在临近铜夹头的端部竖向设有一块平板,铜夹头在临近石墨电极的表面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凹台阶,铜夹头在凹台阶处通过水平设置的螺丝与平板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将铜卡头与电极横臂固定连接的螺丝远离石墨电极和铜夹头之间的接触面,在铜夹头四角设置的凹台阶上钻孔固定,更牢固。不会因为电弧而灼烧螺丝,维修拆卸更方便,延长了铜卡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电极与铜夹头安装新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石墨电极1、水平设置的电极横臂2、设在石墨电极1与电极横臂2之间的铜夹头3以及将石墨电极1与电极横臂2紧固连接的U型卡环4,铜夹头3的半圆槽凹面与石墨电极1外圆周表面配合连接,电极横臂2在临近铜夹头3的端部竖向设有一块平板5,铜夹头3在临近石墨电极1的表面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有凹台阶6,铜夹头3在凹台阶6处通过水平设置的螺丝7与平板5可拆卸连接。平板5与电极横臂2一体制成,在电极横臂2端部分别向上和向下加长即可。
用于将铜卡头3与电极横臂2固定连接的螺丝7远离石墨电极1和铜夹头3之间的接触面,在铜夹头3四角设置的凹台阶6上钻孔穿螺丝7固定,更牢固。不会因为电弧而灼烧螺丝7,维修拆卸更方便,延长了铜卡头3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东方安彩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4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自适应排油设备
- 下一篇: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