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组装式框架的模块式线缆穿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4593.5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亮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组装 框架 模块 线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线缆贯穿并固定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线缆贯穿功能的线缆穿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工程领域,许多场合需要将线缆穿过墙壁、电气柜壁等,以进行接线、实现信号传输等目的。较简便、低成本的方式是用电缆密封接头,这种安装方式较繁锁,现场布线较凌乱,不利于检修和后期维护。
不能忽视的是,在环境条件较恶劣的场合,尤其对于电气柜安装来说,线缆穿墙安装时需要注意电气柜的密封性,线缆直接穿过电气柜壁无疑会大大降低其密封性能,从而给其中的电气元件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开发出专门用于线缆安装的装置。考虑到进行线缆穿线操作及线缆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需要采用特殊的结构对线缆施加预紧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线缆穿引装置,该装置为线缆提供了固定和保护功能,同时也可实现高效率线缆安装。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式框架,所述的封闭式框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且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第二边框,第一边框第一端与第二边框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边框连接,第一边框第二端与第二边框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边框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边框和第二连接边框与第一、第二边框相垂直。即,所述的封闭式框架整体呈矩形,四个边为独立的结构,彼此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以方便分别加工成型,尤其符合金属材料加工的要求。
所述的第一、第二边框第一端设有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边框端部的第一容纳凹槽,第二端设有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框的第二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可通过铣销的方式加工得到,其中设有供紧固螺栓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的第一、第二边框与第一、第二连接边框分别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即,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容纳凹槽相对设置,第一、第二连接边框的端部容纳在该凹槽内,当需要更可靠的连接时,可通过紧固螺栓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封闭式框架封闭区域中的线缆固定件,所述的线缆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安装时,线缆穿过所述的通孔相对固定在线缆固件件上,然后再将线缆固定件安装在封闭框架内。由于封闭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先组装其中的两个部件或三个部件,最后再通过最后一个部分实现对线缆固件的进一步限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线缆穿引装置可以将线缆呈模块式地排列在一起,各穿引装置之间亦可以相互连接以进行扩展,大大提升了现场穿线操作的效率,同时也可满足较高防护等级的要求。各边框可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使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的抗破坏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线缆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结构的线缆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有分层结构的线缆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组装式框架的模块式线缆穿引装置,包括封闭式框架1,所述的封闭式框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且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第一边框11第一端与第二边框12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边框21连接,第一边框11第二端与第二边框12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边框22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边框21和第二连接边框22与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相垂直。
所述的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第一端设有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边框21端部的第一容纳凹槽111,第二端设有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框22的第二容纳凹槽112。
所述的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分别与第一连接边框21和第二连接边框22通过紧固螺栓5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式线缆穿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封闭式框架1封闭区域中的线缆固定件3,所述的线缆固定件3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如图4所示,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结构的线缆固定件4,其具有4个用于穿线的通孔41。如图5所示,也可以采用具有分层结构的线缆固定件,其通孔具有至少一个可剥离层,所述的可剥离层与线缆固件本身的材料相同,例如采用TPE材料等,当需要安装更大线径的线缆时,则可选择剥去一层或更多层的可剥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亮,未经徐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4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膨胀溢流系统
- 下一篇:防爆型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