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纱机精密定长装置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4694.2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利;王建君;王维民;李汉顺;李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24 | 分类号: | D01H1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纱机 精密 定长 装置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粗纱机精密定长装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粗纱机是棉纺工程中的重要工序机械之一,但现有的粗纱机生产的粗纱每只之间的长度参差不齐,相差数十米,难以控制。
粗纱满管停车,应做到“三定”,即定长、定位、定向:定长是指满纱时必须达到时一定的粗纱纺纱长度,便于在细纱机上实行宝塔分段工作法或整台换纱;定位是指升降龙筋在落纱时所处的位置一定;定向是指落纱时升降龙筋运动的方向一定。为了便于细纱机上换粗纱的操作,一般要求升降龙筋下降至卷装的1/3—1/2高度处落纱,国产粗纱机现均采用随龙筋升降的触点来启动满纱自停装置,正常纺纱时,触点虽随龙筋升降触及行程开关接通电路,但因未满纱,计长表的开关接点是断开的,所以电路不通,计长器发出满纱信号时,满管信号灯亮,则触点行程开关,电路接通,使主电动机、吸风电动机停转,而自动落纱机构启动。由于粗纱机的停车是有条件的,计长与停车位置的不同造成粗纱的长度不精确,一般在40米至70米,个别的可达到100米以上,这样给后续加工带来不便。粗纱头经专用设备处理后一般只能用于副牌纱生产,粗纱头回收量越多浪费就越大,导致加工成本提高,例如赛络纺纱----赛络纺是由两根有一定间距的须条喂入细纱牵伸区,分别牵伸后加捻成纱,当两根粗纱长度存在差异时,一根粗纱纺空后,值车工必须将另一个粗纱拿掉,但对于中低支纱,当值车工未及时发现时即跑单股,在张力稳定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断头,大部分单股纱会在自络工序卡出,但也会有少量单股纱流入到最终产品中而导致错支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粗纱机精密定长装置控制电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纱机精密定长装置控制电路,包括满纱指示回路和停车回路,还增加了满纱停车回路,所述满纱停车回路包括接在电源线上的两个并联支路,支路一由行程开关CTR、接触器SJ的常闭触点、接触器K1的线圈串联组成,支路二由接触器SJ的常开触点、换向气缸开关Y1串联组成,其中支路一中接触器SJ的常闭触点和接触器K1的线圈两端并联有接触器SJ的线圈,接触器SJ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满纱指示回路中,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停车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使每只粗纱之间的长度差异缩短到5米以内,使细纱机集体换纱得以实现,减少了粗纱头、回花的产生,降低成纱棉结,减轻了细纱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满纱停车回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纱机精密定长装置控制电路,包括满纱指示回路和停车回路,还增加了满纱停车回路,满纱停车回路包括接在电源线上的两个并联支路,支路一由行程开关CTR、接触器SJ的常闭触点、接触器K1的线圈串联组成,支路二由接触器SJ的常开触点、换向气缸开关Y1串联组成,其中支路一中接触器SJ的常闭触点和接触器K1的线圈两端并联有接触器SJ的线圈,接触器SJ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满纱指示回路中,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停车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粗纱机计长表达到设置长度时,行程开关CTR闭合,接触器K1线圈得电,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停车回路断开,粗纱机停车;同时接触器SJ线圈得电工作,通过延时在粗纱机停稳后,接触器SJ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SJ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1线圈失电,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闭合,停车回路恢复;换向气缸开关Y1闭合,也就是说换向气缸工作,使粗纱机龙筋保证在向上的位置,为落纱提供条件;在落纱完毕后,计长表复位,行程开关CTR断开,装置恢复,正常开车动行。
本实用新型理论上同机台粗纱间长度应完全一致,但由于粗纱锭子间的张力差异和意外牵伸,同机台粗纱间长度一般在2米之内,同品种不同机台间的粗纱长度差异不会超过10米,可大量减少粗纱头的产生,能使每只粗纱之间的长度差异缩短到5米以内,使细纱机集体换纱得以实现,减少了粗纱头、回花的产生,降低成纱棉结,减轻了细纱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4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