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088.2 | 申请日: | 201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旭正;邢志刚;高乐友;邵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郝荔蓁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进口 滚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属于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为4#导卫装置蜗轮与导辊轴磨损失效后造成导辊损坏,被迫下线,给轧钢生产中增加了小停时间,制约着棒材生产线的作业率。与此同时,4#导卫装置的频繁下线,增加了4#导卫装置内导辊、蜗轮、蜗杆等备件的消耗,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在轧钢生产中,导卫装置的作用是稳定扶持轧材顺利咬入轧机的重要装置。若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导卫损坏,易于发生粗轧憋钢的重大工艺事故发生,同时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会在产品中形成耳子、折叠的产品缺陷。
对下线的4#滚动导卫装置进行解体检查发现,导卫装置内的蜗轮零件磨损严重,同时发现蜗轮与导辊轴的装配位置“啃噬”,造成配合间隙大,发现导卫两个导辊相对位置偏离中线,在生产过程中,轧材进入导卫的作用力,导致两个导辊受力不均,对内部的蜗轮、导辊轴受力大,导致变形严重,最后4架导卫无法满足生产中的作用,而频繁下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轮与导辊轴的装配位置“不好出现啃噬”,配合间隙正常、能使导卫两个导辊相对位置不会偏离中线的一种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包括导辊、导辊轴、导辊轴套、蜗轮、蜗杆等,其特征是:蜗轮上与导辊轴装配位置的凸台,蜗轮轴向方向宽度为7mm,在与蜗轮相装配的导辊轴上与蜗轮的装配位置是一个7深度mm的凹槽。
有益的技术效果:
对4#导卫装置中导辊轴与蜗轮配合的接触部位的槽进行加深处理,将原来高度为5mm改为加深后高度为7毫米,增加导辊轴与蜗轮件之间的接触面,提高装配位置的强度;蜗轮上与导辊轴上装配位置有原来的深度5mm改为一个7深度mm的凹台,增加了接触面,从而使蜗轮的强度再次增加。减少了蜗轮与导辊轴的装配位置“啃噬”的现象,增强了4#导卫的使用率,降低4#导卫内蜗轮、导辊轴、导辊等备件的消耗,同时提高了棒材生产线作业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辊轴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辊轴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辊轴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棒材生产线4#进口滚动导卫装置,包括导辊1、导辊轴2、导辊轴套3、蜗轮4、蜗杆5等,其特征是:蜗轮4上与导辊轴3装配位置的凸台6在蜗轮轴向方向宽度为7mm,在与蜗轮相装配的导辊轴上与蜗轮的装配位置是一个深度为7mm的凹槽7。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棒材厂的4#滚动导卫,按照本实用新型改装后,由原来每月下线次数的42次,降低到现在每月8次。4#滚动导卫的使用寿命提高了5倍。改进后,投入生产后,增强了4#导卫的使用率,降低4#导卫内蜗轮、导辊轴、导辊等备件的消耗,同时提高了棒材生产线作业率,减少每月因4#导卫下线产生的小停时间约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变压器
- 下一篇:高炉死料堆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