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导热通道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173.9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贞;吴晞敏;苏海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光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通道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导热通道球泡灯。
背景技术
与照明灯相比,LED灯不仅具有色度好、维护容易、寿命长的特点,且更加节能。随着LED灯的应用普及,对LED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LED灯具的功率有很大一部分转换成热能,特别是在LED等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方面,LED灯的使用寿命在一定条件下主要取决于LED灯珠的环境温度,其对散热要求更高。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见的LED球泡灯,其一般包括灯头1’,驱动电源2’和散热壳体3’,驱动电源2’位于散热壳体3’内部,连接在散热壳体3’前端的球形的透光罩4’,以及安装在灯体内的LED灯板5’,LED灯板5’上分布有多个LED灯珠51’。对于这样的球泡灯结构,LED灯板5’上的LED灯珠51’在工作过程中散发的热量,通过向下传导热量后再通过散热壳体3’将热量散出,热量只能由向下传导后再由散热壳体3’散发,这样的结构,LED发出的热量只能通过一个通道向下导热,热量传导速度有限,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导热通道球泡灯,其可使灯体中的LED散发出的热量从两个方向传导至散热壳体上,形成双导热通道,具有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导热通道球泡灯,包括有灯头、连接在灯头前方的驱动电源,驱动电源设在散热壳体内,分布有多个LED灯珠的LED灯板安装在散热壳体的上方,透光罩设置在散热壳体前方, LED灯板下方设有一铝片,该片的侧边上形成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外侧壁贴合在散热壳体上。
所述的散热壳体中设有一用于容置驱动电源的容腔,铝片呈一内凹的盘型结构,其中部对应容腔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一柱形的凸起部,凸起部与盘型的铝片的外侧边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所述的凸起部的上平面上与容腔顶面上均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的容腔顶面上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而铝片的凸起部上设有至少一可嵌扣入上述定位孔的钩部。
所述的驱动电源设置在一绝缘塑件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球泡灯在工作时,LED灯板下方增设一具导热作用的铝片,且铝片的边缘形成一环形凹槽,其置在散热壳体的上方,使LED灯板散发出的热量通过铝片传导至散热壳体中,在散热壳体内腔中的横纵两方向上形成双导热通道,可将热量多方向传导至散热壳体上,从而进行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球泡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导热通道球泡灯包括灯头1,驱动电源2和散热壳体3,连接在散热壳体3前端的球形的透光罩4,以及安装在散热壳体3上方的LED灯板5,LED灯板5上分布有多个LED灯珠51。
其中,灯头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金属螺纹,而带有驱动电源2的灯体部分连接于灯头1上,驱动电源2设置在一绝缘塑件21之中,因驱动电源2容置于散热壳体3中,散热壳体3采用散热效果好的金属材质,如铝壳。在散热壳体3中设有一容置驱动电源2的容腔31,从而可令驱动电源2套入固定在散热壳体3中,散热壳体3与灯头1之间连接固定。透光罩4安装在散热壳体3的前方,而灯板5则安装固定在散热壳体3的上方处,LED灯珠51分布于LED灯板5上,将各部件组装后即为一LED球泡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光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光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气结合耳机
- 下一篇:大口径弯头纵缝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