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446.X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厚信;乔启信;程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B32B11/04;B32B11/06;B32B15/085;B32B25/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根刺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现代化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筑物、道路面积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绿地面积减小,造成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漂浮、大气污染不得降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城市建筑除部分形状各异的坡屋顶外,有大量的平面裸露灰屋顶,成为美丽城市中丑陋、有碍景观的角落。
在建筑物表面实施有生命的绿色覆盖,可以减弱阳光紫外线和磁波辐射及空气温差的变化,降解顶层建材的热胀冷缩,增强建筑物抗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延长建材使用寿命。屋顶绿化是提升城市生态质量和园林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是实施循环经济之路,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造福人民的举措之一,是国家目前推广的项目。
城市屋顶花园能否大力推广,主要是看工程实施的效果。与工程相配套的防水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成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防水卷材存在着粘结力不强、撕裂强度低、不耐植物根系穿透能力、防渗漏效果不佳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耐根刺穿透能力、抗拉性、撕裂强度高、粘结力强、耐老化、防水功能的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的结构特点是:所述防水卷材是由PE聚乙烯膜隔离层、乙丙橡皮防水层、金属塑料复合层、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胎体层、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以及隔离纸层自上而下构成的复合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胎体层和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是通过在所述胎体层的上下两面浸涂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分别形成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和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
所述的胎体层采用聚乙烯胎、聚酯毡、玻纤毡或涤纶增强无防布。
所述金属塑料复合层为聚乙烯和铝箔复合而成,其厚度为0.6-2.5mm,其中铝箔的厚度为0.05-1.5mm,铝箔面朝下设置。
在所述PE聚乙烯膜隔离层与乙丙橡皮防水层以及金属塑料复合层之间分别加入由聚氨酯复合胶粘剂形成的粘胶层。
所述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和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是以在石油沥青中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弹性体得到的改性沥青为材质;所述石油沥青中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弹性体按质量份的配比为96∶4。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由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金属塑料复合层和胎体层复合而成,其中胎体经改性沥青防水材料预浸处理,使之具有防水和粘接双重功能,长久保持防水功能。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中,有若干层不同形式的防水结构设计,结构中含有乙丙橡皮防水层,可形成高强度防水层,抵抗较高压力水的能力很强,并具有耐根(茎)穿刺、耐擦破、耐撕裂、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使防水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3、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形成的层面结构,具有施工方便,各相邻拼块之间采用加热焊接可靠耐久、抗拉强度、延伸率大,比较适合应用于基层收缩变形和开裂的场合,具有良好的阻根和防水性能,以及极佳的耐植物根穿刺性能,同时并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对环境和种植土无任何污染。
4、本实用新型在PE聚乙烯膜隔离层与乙丙橡皮防水层与金属塑料复合层之间添加聚氨酯复合胶粘剂,提高了三层之间的粘接性能,提高了防水效果和产品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隔离纸层,2胎体层,31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32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4金属塑料复合层,5乙丙橡皮防水层,6为PE聚乙烯膜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耐根刺自粘型防水卷材的结构形式是:
防水卷材是由PE聚乙烯膜隔离层6、乙丙橡皮防水层5、金属塑料复合层4、上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32、胎体层2、下层改性沥青防水自粘层31以及隔离纸层1自上而下构成的复合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光房专用天窗
- 下一篇:屋面板夹具及金属屋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