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扶正减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870.4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刚;靳从起;樊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仁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扶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采油工具——机械采油抽油杆扶正减磨的双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作业中,采用抽油杆从油管中抽提原油。抽油杆和油管之间有相对的接触运动,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存在着摩擦,出现抽油杆偏磨油管问题,产生偏磨后使油管和抽油杆都不能使用,造成油井作业,油井免修期短,增加作业费用,油井停产时间多,减少原油产量。
目前为提高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及保护油管,采取在抽油杆中加接防偏磨扶正器,其基本结构原理类似形态各异,效果参差不一,均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扶正器结构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抽油杆扶正减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抽油杆扶正减磨装置,包括扶正主体和扶正减磨套,扶正主体的外壁中部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外径上固定有扶正减磨套,扶正减磨套外壁上设有呈螺旋形均匀分布的扶正块。
具体的,扶正主体上端设置有上连接螺纹,上连接螺纹为内螺纹;扶正主体下端设置有下连接螺纹,下连接螺纹为内螺纹。
具体的,扶正主体上部和下部外壁均设置有涂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构思科学,能够有效防止油管与抽油杆之间的偏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井运行一段后,油管的结构图。
1扶正主体 2上连接螺纹 3下连接螺纹 4扶正减磨套
5扳手方平面 6涂层 7涂层 8转移粘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抽油杆扶正减磨装置,包括扶正主体和扶正减磨套。扶正主体的外壁中部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外径上固定有扶正减磨套,扶正减磨套外壁上设有呈螺旋形均匀分布的扶正块。
扶正主体上端设置有上连接螺纹,上连接螺纹为内螺纹。扶正主体上端还设置有扳手方平面。扶正主体下端设置有下连接螺纹,下连接螺纹为内螺纹。
扶正主体上部和下部外壁均设置有涂层。
扶正减磨套外壁上的扶正块由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优选复配组成,该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自润滑的功能。在抽油杆上行下行与油管内壁摩擦扶正的工作过程中,扶正块渐渐转移粘附于油管内壁上,在油管内壁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即转移粘附层。这样就减少了摩擦系数,实现双向自润滑、耐磨、耐腐蚀的功能。
另外,在扶正主体上设有将抽油杆螺纹上紧的扳手方平面。在扶正主体上部和下部外壁上分别热喷涂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功能合金材料,该涂层厚度≥0.25mm,硬度≥HRC50。喷涂后的表面进行磨削和抛光,表面粗糙度<0.004,使其摩擦系数降低到0.01以下。
将本实用新型下入井中,工作初期,扶正减磨套与油管内壁进行摩擦挤压,扶正减磨套上扶正块的材料逐渐转移粘附在油管内壁上,形成转移粘附层。待扶正块磨损至与扶正主体上部和下部的外圆一样时,扶正主体上部和下部的涂层开始与油管内壁上的转移粘附层相摩擦。高硬度的涂层与转移粘附层为最佳匹配,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跟小,再次延长了油管与抽油杆扶正减磨装置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仁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仁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