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7505.7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贵;袁章平;王荣华;熊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2 | 分类号: | B62D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全 地形 货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轮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
背景技术
四轮全地形车(Four Wheeled All-terrain Vehicles)是一种被设计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4个低压轮胎和跨坐型座位、依靠方向把控制方向的新兴车型。该车型主要应用于户外娱乐和日常生活交通,通常适合于1至2人乘坐。除用于载人外,四轮全地形车还可承载一定数量的货物或物品,该承载能力通过其设置于四轮全地形车后部的货箱实现。
现有四轮全地形车后部设置的货箱为平层结构,其横向截面为矩形,这种结构可以装置宽度大、深度小的货物或物品,但不能放置既具有一定宽度,又具有一定深度的货物或物品,从而影响了其货物承载能力。此外,由于四轮全地形车本身的应用特点,其设计通常要求结构紧凑、尽可能减少空间浪费。但是,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中间的位置具有较大的闲置空间,现有货箱设计忽略了该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不能满足全地形车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四轮全地形车的货物承载能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包括:第一货箱层和第二货箱层,所述第一货箱层位于所述第二货箱层上部,第二货箱层位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货箱层与第二货箱层上下连通,所述第一货箱层具有用于开启货箱的货箱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货箱层与第二货箱层通过隔板隔离,所述第一货箱层具 有开启第一货箱的第一货箱门,所述第二货箱层具有开启第二货箱的第二货箱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隔板为活动式隔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货箱层的横向剖面为矩形,所述第二货箱层的横向剖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现有的四轮全地形车的货箱装置进行合理改进,将现有的一层货箱层结构变换为两层货箱结构,位于下部的第二货箱层位于四轮全地形车后两轮的中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货箱结构由一层变为两层,提高了货箱的体积,提高了四轮全地形车的可载能力。此外,由于第二货箱层位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之间,充分利用了原本闲置的空间,使得四轮全地形车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货箱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现有的平层式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的改造,将其创新为双层式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四轮全地形车的承载能力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再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四轮全地形车货箱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该实施例的货箱装置包括:第一货箱层101和第二货箱层102,第一货箱层101位于第二货箱层102的上部,第二货箱层102位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的中间(注:该图中未示出四轮全地形车的车轮,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位于第一货箱层之下、第二货箱层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货箱层101和第二货箱层102上下连通,这种情况下,可仅仅在第一货箱层101设置货箱门。本实施例对货箱门的位置并不限制,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位 于第一货箱层的左侧(右侧),也可以位于整个货箱的上侧(以上下开启货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在第一货箱层的后侧开启货箱门。
本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对现有的四轮全地形车的货箱装置进行合理改进,将现有的一层式货箱平层结构变换为双层钵体式上下货箱结构,位于下部的第二货箱层位于四轮全地形车后两轮的中间。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施例的货箱结构由一层变为两层,提高了货箱的体积,货箱可放置物品更多,提高了四轮全地形车的可载能力。而且,本实施例的两层货箱上下连通,使得货箱装置不仅可以放置具有一定宽度的货品,也可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货品,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四轮全地形车的可载能力。此外,由于第二货箱层位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后两轮之间,充分利用了原本闲置的空间,使得四轮全地形车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7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