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站凝汽器喉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8529.4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宇;陈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凝汽器 喉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机组凝汽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站凝汽器喉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凝汽器生产厂家生产的凝汽器喉部支撑结构主要是井字型式和斜撑管支撑布置。井字形式是横向和纵向贯穿支撑管,组成横向和纵向至少2层叠搭建成,多则达到7层,支撑管间用连接板连接,支撑管的管径为φ57mm~φ273mm不等,间距是1000mm~5000mm。斜撑管布置是在凝汽器喉部底部用工字钢或管子呈井字支撑,再把支撑管连接在侧壁和井字支撑上,这样做斜撑3~5层,支撑管管径为φ57mm~φ159mm,层间距为500mm~1600mm。对于井字型支撑,用小管径时,叠搭的层数较多,整个喉部管子密实,造成凝汽器喉部汽阻大,凝汽器的真空度差。用大管径时,层数少,支撑管间距大,喉部支撑结构的强度和刚性无法满足要求,外部的空间经常受到影响,机组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站凝汽器喉部支撑装置的支撑结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凝汽器热负荷均匀、汽阻小、强度和刚性好的凝汽器喉部,能够有效提高机组的效率的电站凝汽器喉部支撑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电站凝汽器喉部支撑装置,包括主骨架,主骨架包括顶梁、与顶梁平行的底梁、联接于顶梁和底梁之间的侧梁以及联接在相邻侧梁之间的筋板,主骨架内设穿过筋板的低压加热器,在主骨架的底部是由工字形钢板横纵交叉呈井字形联接的下支撑网,在主骨架的顶部设置有与下支撑网平行的上支撑网,主骨架的侧梁与相邻的底梁之间通过斜支撑管联接支撑。
上述斜支撑管的管径是108~159mm,斜支撑管与底梁之间的夹角是60°。
上述侧梁与其相临的底梁之间通过两个斜支撑管联接,一个斜支撑管与 另一个斜支撑管平行且间距为1500~2000 mm。
上述上支撑网包括第一支撑管与第二支撑管、加强管、加强支撑管,第一支撑管搭接在顶梁下沿呈菱形结构,第二支撑管十字交叉设置在第一支撑管菱形的四个顶角上方与顶梁联接,加强管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撑管的外围,加强支撑管搭接在加强管与第一支撑管之间。
上述低压加热器的外壁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弹性封板,弹性封板通过支撑管分别与上支撑网和下支撑网联接。
本实用新型在喉部主骨架的顶面设置有菱形的支撑网,支撑网的对角之间通过支撑管交叉联接;下支撑网的边沿与主骨架的侧梁通过斜支撑管联接支撑,通过优化支撑管分布,侧边支撑多,空间管道少,所用管数较少,换热效果好,既减少了凝汽器喉部汽阻,使凝汽器冷却管的热负荷均匀,提高了凝汽器的真空度,从而也提高了机组效率及出力,也提高凝汽器喉部撑管及凝汽器冷却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结构的强度和刚性要求,并且有利于喉部内低压加热器和三级减温减压装置的布置,使喉部的重量和大气压力合理的传到凝汽器壳体,低压加热器外设有弹性封板,又吸收了低压加热器的热膨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是不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的结构。
实施例1
由图1~3可知,本实施例的电站凝汽器喉部支撑装置由顶梁1、上支撑网2、侧梁3、低压加热器4、筋板5、斜支撑管6、底梁7、弹性封板8以及下支撑网9联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8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管端部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基于重力式热管与废热利用的空浴式汽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