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吸风的集成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8913.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德忠;葛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吸风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集成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上侧吸或深井侧吸、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让油烟魔力般的往下吸走,再也看不到油烟四处升腾的现象,除油烟率达99%以上。
市场上集成灶主要款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深井式,深井式顾名思义,锅架是凹进去的,锅是放在里面的,油烟在锅的边沿被吸进去,通过最近距离的吸附达到抽走油烟的效果。
第二种是三面环吸式,左侧右侧后面可以三面吸烟,防止过堂风袖口风带走一部分烟,但气流在灶面上存在紊乱现象,影响排烟效果。
第三种是侧吸式,侧吸式采用侧吸的方式,油烟经过侧面的油烟净化器,从而起到油烟分离和吸进油烟的效果。
常用的集成灶,包括带有灶台和集烟箱的箱体,集烟箱朝向灶台的面设有吸烟口,吸烟口处布置有带吸风口的吸风挡板。吸风挡板的尺寸与吸烟口相适应,吸烟口完全由吸风挡板覆盖。集成灶工作时,油烟通过布置在吸风挡板上的吸风口进入箱体里面的烟道内,通过出烟通道被排出室内。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炒菜中产生的油烟含有多种物质成分,不同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当油烟从炒锅内升腾时,不同颗粒大小的油烟上升的高度不一,布置在吸风挡板上的吸风口只能吸附一定范围内的油烟,超出此范围的油烟停留在室内,破坏厨房的卫生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能有效提高吸油烟率的多层吸风的集成灶。
一种多层吸风的集成灶,包括带有灶台和集烟箱的箱体,所述集烟箱朝向所述灶台的面设有吸烟口,所述吸烟口处布置有带吸风口的吸风挡板,所述吸风挡板与所述吸烟口的下沿之间设有下层吸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吸风挡板只能覆盖吸烟口的部分面积,下层吸风口为未被吸风挡板覆盖的部分。优选的,布置在集烟箱上的吸烟口为矩形,吸风挡板的高度小于吸烟口的高度,则吸风挡板只能遮住吸烟口部分面积,吸烟口下方未覆盖的部位即为下层吸风口。
吸风口为直接布置在吸风挡板上。
下层吸风口能吸除残留在吸风口下方的油烟和水蒸气,防止油烟和水蒸气附在集成灶上,破坏厨房的卫生环境。
优选的,所述吸风口为若干平行的竖条状开口。
布置的吸风挡板上的竖条状开口能有效增大吸风口的吸除范围,提高吸油烟率。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挡板与所述吸烟口的上沿之间设有上层吸风口。
上层吸风口与下层吸风口相适应,为未被吸风挡板遮盖的吸烟口部分,即本实用新型的吸风挡板的高度小于吸烟口的高度,且吸风挡板布置在吸烟口的中部位置,上层吸风口和下层吸风口分别位于吸风挡板的上部和下部。
上层吸风口能吸除扩散到集烟箱顶部的油烟和水蒸气,净化厨房的空气环境,防止炒菜时的异味扩散到空气中。
优选的,所述吸风挡板上设有提手。
提手便于吸风挡板的安装和拆卸,集成灶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清理,尤其是带吸风口的吸风挡板,要及时清除附在吸风挡板上的油腻物质。
优选的,所述提手为并排布置的两个。
集成灶的吸风挡板安装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高度,两个提手便于吸风挡板的安装和拆卸,减少集成灶清理时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吸风挡板的下沿连接有支承槽,所述支承槽的截面为“V”型。
支承槽位于集烟箱的出烟通道内,大体位于吸风挡板的斜下方,支承槽由导向板和支承板组成,导向板与吸风挡板的下沿连接。吸风挡板上的水滴和油滴,通过布置在吸风挡板下沿的导向板,落入集烟箱内的出烟通道内,防止滴落在灶台上。部分水滴和油滴经吸风口进入集烟箱内,落入布置在吸风挡板下方的支承槽内,减轻出烟通道内的油烟积累,同时偏于清理。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挡板的背面设有挂钩,所述集烟箱内设有与所述挂钩相适应的支撑梁。
吸风挡板的背面为背向灶台的一面,挂钩挂在位于集烟箱内的支撑梁上,便于吸风挡板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清洗;采用多层吸风设计,能有效提高吸油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的集烟箱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8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鳞拉矫机支承辊组元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轧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