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合车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9029.2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合车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吊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13吨及其以上机型挖掘机上车和下车合车时上车吊装所使用的吊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挖掘机合车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挖掘机13吨及其以上机型上车和下车合车时,由于此时上车部件已经基本安装完毕,重量大大增加,因此,使用行车吊装很不方便,所使用的吊具直接决定生产效率和吊运的安全性。当注重吊运的安全性时,往往会增加吊具与上车的吊挂点,从而增加吊运时上车的平稳性,防止吊运时上车发生倾斜,这就造成吊具重量偏大,操作复杂,降低生产效率;当注重生产效率时,吊运时上车的平稳性就会下降,吊运安全性降低。目前,急缺一种即能提高生产效率又不牺牲吊运的安全性的13吨及其以上机型的挖掘机合车吊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吊运安全性高的13吨及其以上机型的挖掘机合车吊具。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合车吊具,它包括双葫芦行车和前、后部吊具;所述前部吊具,从上到下由吊环、钢丝绳、弓形卸扣和吊钩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后部吊具从上到下由吊环、钢丝绳、弓形卸扣、横梁、U形卸扣、钢丝绳、弓形卸扣和吊具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吊具上设有定位杆。
所述横梁的下部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U形卸扣与定位槽滑动连接,通过调整U形卸扣在定位槽中的位置实现所述吊具相对间距的改变,从而能实现对多种车型的吊装。
所述吊具上设有针对不同车型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设置在定位孔内,以实现对多种车型吊装位置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合车吊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质量小、生产效率和吊运安全性高等优点;它有四处吊挂点与上车实现吊挂,而且前部吊具的两处吊挂点和后部吊具的两处吊挂点的吊挂中心线都与上车的中心线相重合,即上车重心正好位于吊挂中心线上,所以吊运时上车不会发生倾斜,且吊运十分平稳;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作为13吨及其以上机型挖掘机的合车吊具。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部吊具 2、后部吊具 3、吊环 4、钢丝绳 5、弓形卸扣 6、吊钩 7、吊环 8、钢丝绳 9、弓形卸扣 10、横梁 11、U形卸扣 12、钢丝绳 13、弓形卸扣 14、吊具 15、定位杆 16、双葫芦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合车吊具,它包括双葫芦行车16和前、后部吊具1、2;所述前部吊具1,从上到下由吊环3、钢丝绳4、弓形卸扣5和吊钩6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后部吊具2从上到下由吊环7、钢丝绳8、弓形卸扣9、横梁10、U形卸扣11、钢丝绳12、弓形卸扣13和吊具14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吊具14上设有定位杆15;所述横梁10的下部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U形卸扣11与定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吊具14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15设置在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13吨及其以上机型的挖掘机合车吊具配合双葫芦行车使用时,双葫芦行车的一个吊钩悬挂所述前部吊具1,另一个吊钩悬挂所述后部吊具2;所述前部吊具1吊挂上车的动臂销孔位置;所述后部吊具2吊挂上车的安装配重部位,通过所述吊具14卡住上车配重托梁,所述定位杆15插入配重螺栓孔内以实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重建机有限公司,未经山重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9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柔性提升的提升吊点
- 下一篇:集装箱吊具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