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钢带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9182.5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11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的钢带抛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轧钢带在开卷后基本上呈海带状,极不平整且扭曲严重,采用现有的抛光设备对钢带表面进行抛光,使得钢带的表面与抛光设备呈凹弧面状接触,钢带与抛光设备的抛光轮为面接触,进而产生了抱刹式刹车效应,抛光设备的转速明显下降,工作效率低下;而且钢带中的凹点接触不到,为了达到抛光的要求,则需要增加数台抛光设备对钢带进行联抛,即便如此,钢带上仍有许多部位抛不到位,未抛光部位的背面正好是抛光最亮的地方,如此整个钢带面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亮点与暗点,且十分显眼。暗点的存在对产品的影响很大,钢带表面的暗点是其表面的氧化皮;因氧化皮的存在,钢带在高温处理时,材料表面应有的脱碳层也无法脱碳;氧化皮还会脱落在高温炉内,其对高温炉有巨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用的新型的钢带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钢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定位轮1、第二组定位轮2、第三组定位轮3、第一组支承辊4、第二组支承辊5、第一抛光机6、第二抛光机7;所述的第一组支承辊4设于第一抛光机6的上方,且第一抛光机6相对于第一组支承辊4可顺时针旋转;
所述的第二抛光机7设于第一抛光机6的左上方;所述的第二组支承辊5设于第二抛光机7的下方,且第二抛光机7相对于第二组支承辊5可逆时针旋转;所述的第一组定位轮1设于第一支承辊4的右侧;所述的第二组定位轮2设于第一支承辊4和第二组支承辊5之间;所述的第三组定位轮3设于第二支承辊5的左侧。
所述的第一组定位轮1、第二组定位轮2、第三组定位轮3分别由上定位轮11和下定位轮12组成,所述的上定位轮11设于下定位轮12的上方;所述的第一组支承辊4、第二组支承辊5分别由左支承辊41和右支承辊42组成,所述的左支承辊41设于右支承辊42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抛光设备的数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抛光面的粗糙度显著降低,抛光的范围明显的提高了;而且解决了现有抛光盲点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钢带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定位轮1、第二组定位轮2、第三组定位轮3、第一组支承辊4、第二组支承辊5、第一抛光机6、第二抛光机7;所述的第一组支承辊4设于第一抛光机6的上方,且第一抛光机6相对于第一组支承辊4可顺时针旋转;第二抛光机7设于第一抛光机6的左上方;第二组支承辊5设于第二抛光机7的下方,且第二抛光机7相对于第二组支承辊5可逆时针旋转;第一组定位轮1设于第一支承辊4的右侧;第二组定位轮2设于第一支承辊4和第二组支承辊5之间;第三组定位轮3设于第二支承辊5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组定位轮1、第二组定位轮2、第三组定位轮3分别由上定位轮11和下定位轮12组成,上定位轮11设于下定位轮12的上方;第一组支承辊4、第二组支承辊5分别由左支承辊41和右支承辊42组成,左支承辊41设于右支承辊42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组支承辊4和第二组支承辊5,在拉力的作用下,在第一组支承辊4和第一抛光机6、第二组支承辊5和第二抛光机7的连接处自然形成凸起圆弧面,原来凹凸不平的钢带表面此时呈现出了一个光滑曲面,实现了钢带与第一抛光机6和第二抛光机7上的抛光轮的线性接触,消除了抛光盲点,提高了接触压强,进一步提高抛光面的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组支承辊4和第二组支承辊5的两者之间的距离有200毫米的间距,由此使得凸起弧面即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让钢带的焊接缝顺利通过第一组定位轮1、第二组定位轮2、第三组定位轮3而不卡死,也能将抛光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降低了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9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管道流体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刀具位置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