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884.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冀忠伦;周立辉;任建科;任小荣;赵敏;蒋继辉;张海玲;李岩;杨琴;张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8;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撬装式 油田 废液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属于油田压裂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压裂废水的产生具有分散和不连续性的特点,如不及时对压裂废水予以彻底治理,可造成井场周边的环境污染。目前,压裂废水处理技术以絮凝沉淀和微电解催化氧化为主,处理工艺复杂,投加药剂量大,产生的污泥量多,处理成本高,处理设备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不能适应油田井场道路欠发达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其结合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和活性炭过滤技术,将水处理设备进行一体化组合,实现连续性的废水处理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装置壳体内右侧设有絮凝沉淀池,中部设有臭氧反应池,筒形活性炭吸附池设在臭氧反应池内。在壳体左上侧设有配药加药装置,在壳体左侧底部设有臭氧发生器、发电机、配电柜、原水提升泵和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能实施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和活性炭过滤技术处理工艺,通过向待处理水中加入混凝剂及助凝剂,使其与水中污染物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较大的絮体颗粒,经沉淀分离后去除。然后,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废水中有机物降解,使有机物分子链变短降低COD,改变有机物基团表面活性,以利于进一步吸附去除。最后,利用活性炭多孔表面特性及阻隔作用,吸附去除有机物和微小粒子。
本实用新型的撬装式设计能集成和优化压裂废液的处理工艺,实现水处理的连续性,操作简单,处理彻底。能大幅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满足车载式要求,使应用更加灵活,增强井场适应性,大幅降低处理成本,非常适用于排放分散、不连续及不宜拉运的油田压裂废水的原位处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撬装式油田压裂废液处理装置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在本装置壳体10内右侧设有絮凝沉淀池1,中部设有臭氧反应池2,筒形活性炭吸附池3设在臭氧反应池2内。在壳体10左上侧设有配药加药装置7,在壳体10左侧底部设有臭氧发生器4、发电机5、配电柜6、原水提升泵8和增压泵9。配电柜6位于壳体10左侧前端,发电机5位于其右侧,臭氧发生器4位于壳体10左侧后端,原水提升泵8和增压泵9位于臭氧发生器4右侧。
废水经原水提升泵8由原水池提升至絮凝沉淀池1,由增压泵9和配药加药装置7向池中投加絮凝剂,停留三至五分钟,进行反应沉淀。废水固液分离后,絮凝沉淀池1中上层的清液溢流进入臭氧反应池2,停留四十五至六十分钟,通过臭氧发生器4和增压泵9进行催化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最后,经降解有机物后的清液溢流进入筒形活性炭吸附池3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
以S33-14井压裂废液处理为例,该井返排液约150m3,处理过程中进水量约6方/小时。
将废液池中的压裂废液由原水提升泵8泵入絮凝沉淀池1,在混凝池中投加0.1%的絮凝剂和10mg/l的助凝剂,搅拌促进絮凝反应,3min后絮凝池注满,水溢流至沉淀池,36min后沉淀池注满,水溢流至臭氧反应池2,投加5mg/l的臭氧,52min后臭氧反应池注满,水溢流至活性炭过滤池3,19min后活性炭过滤池注满,出水口开始出水。
表1废水处理前后指标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钢材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