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清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3236.5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净化效果好及清洗效果好的空气清洗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的标准也逐渐严格。目前有工业废气排放的工厂内都设置有空气清洗器,其结构是在一密封腔体内分别设置喷淋器和进气口。其中喷淋器安装在腔体顶部,并与外界水源连通;而进气口则设置在腔体底部。腔体顶部开有排气口,底部则开有排渣口。然而,这种空气清洗器结构中,由于喷淋器喷出的水滴较大,废气中的微尘及微粒均不能完全吸附在水滴上,所以喷淋吸附的效果较差,排出的废气中的微粒、有害物质等含量均较多。另外,目前的空气清洗器排渣口均设置在进气口的下方,水滴在下降过程中,容易受进气口的气压影响,使固体废渣不能有效排出。因此,现有的空气清洗器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净化效果、且清洗效果好的空气清洗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清洗器,包括下部设有进气口和上部设有出气口的密闭腔体、设在腔体上部的喷淋器和设在腔体下部的排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喷淋器之间设有与腔体截面相配的发泡层,腔体底部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与喷淋器连通。
所述发泡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碎石层、粗砂层及细孔网层。
所述发泡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轻质球层、碎石层及细孔网层。
所述排液管位置高于排渣口。
所述腔体底部设有液封层,液封层的液面高于排液管口。
所述进气口以管路与细孔网层连通。
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与液封层相对的气孔。
所述储液箱上设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空气清洗器进行改进,在腔体内设置与之相配的发泡层,并在箱体底部设置液封层。通过喷淋器的下降水滴及进气口的废气上升在发泡层相遇,发泡层中产生大量微泡,废气中的粉尘及微粒因受微泡的表面张力作用被吸附在微泡上。下降水滴不断把微泡破掉,粉尘及微粒即随水滴沉降至液封层,大大提高了水滴的吸附效果,使其清洗更彻底、也大幅提高了其净化效果。另外,进气管上设有与液封层相对的气孔,废气在通入时可在液封层内进行预清洗,加强了废气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洗器主要包括密闭腔体1和喷淋器2。其中喷淋器2设在腔体1顶部,而腔体1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2,腔体1的下部设有进气口11。为了改善空气清洗器的清洗效果及净化能力,在进气口11和喷淋器2之间设有发泡层,发泡层与腔体1截面相配。发泡层包括碎石层61、粗砂层62及细孔网层63,碎石层61、粗砂层62及细孔网层6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另外,发泡层还可以采用轻质球层64、碎石层61及细孔网层63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方式设置。喷淋器2的下降水滴及进气口11的废气上升在发泡层相遇,发泡层中产生大量微泡,废气中的粉尘及微粒因受微泡的表面张力作用被吸附在微泡上,而喷淋器2的下降水滴不断把微泡破掉,粉尘及微粒即随水滴沉降。进气口11以管路与细孔网层63连通,废气通过进气口11直接进入发泡层内。腔体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4,排液管4与储液箱5连通,储液箱5与喷淋器2连通,储液箱5上还设有水泵51。该连接结构的作用是把喷淋器2的水滴排出腔体1,并通过水泵51把水进行循环利 用。腔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渣口3,其作用是把水滴吸附的微粒、粉尘排出腔体1。排渣口3位置低于排液管4口,该结构有利于排渣和水循环的互不干扰。为了使微粒和粉尘充分沉降,在腔体1底部设有液封层7,液封层7的液面高于排液管4口。此外,进气口11上还可以设置进气管13,进气管13上设有气孔,气孔与液封层7相对。废气在进入进气口11后,可通过进气管13上的气孔直接冲进液封层7内,液封层7的沉淀作用可对废气进行预清洗,加强了废气清洗的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洗器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伦,未经吴玉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3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