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胶套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3659.7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黎智勇;高超;何天亮;熊军;梁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拆卸卷筒胶套的卷筒胶套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冶金行业中,尤其是冷轧精整机组中使用的开卷机、卷取机的卷筒大部分都采用套装胶套作业的方式,其套装胶套的作用是降低或消除卷取过程中带钢内圈压印的产生,保证带钢内圈质量,同时提高产品成材率。特别是卷筒涨缩方式为2级的开卷机或卷取机,其卷筒缩径外径与胶套内径间缝隙仅有2到3mm,使胶套一直处于紧箍卷筒状态,不易拆卸,但是在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时,需要拆卸胶套,然而现在普遍采用操作者手动拉拽的拆卸方式,该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手动拉拽极易损伤胶套,会增加设备维护成本;其次,胶套拆卸耗时较长、费时又费力,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拆卸且不会损坏胶套的卷筒胶套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卷筒胶套拆卸工具,包括左套环、右套环、连接件、驱动件,所述左套环以及与其对称设置的右套环形成套环,所述套环的对接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套环与驱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使该套环能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件为车体,所述车体的宽度大于套环的外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耳座,所述连接件为至少两根链条,所述每根链条一端与耳座连接,另一端与车体宽度方向的侧板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链条与耳座以及链条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为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套环和右套环的截面为L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装置由连接板、螺栓构成,该螺栓穿过连接板上设置的通孔后将左套环和右套环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卷筒胶套拆卸工具,利用拆卸工具上的套环,固定在套装胶套上,移动驱动件,利用套环的移动推动胶套进行拆卸,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对胶套的拆卸。由于胶套在拆卸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了拆卸对胶套的损坏,该结构操作方便、效率高,配合精确并且加工简单,重量较轻,便于移动,成本低,特别适合运用于拆卸卷筒胶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套环1、左套环101、右套环102、固定装置2、连接板201、螺栓202、通孔203、耳座3、胶套4、销轴5、链条6、车体7、侧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卷筒胶套拆卸工具,包括左套环101、右套环102、连接件、驱动件,所述左套环101以及与其对称设置的右套环102形成套环1,所述套环1的对接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2,所述套环1与驱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使该套环1能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将该拆卸工具上的套环1固定在套装胶套4上,移动驱动件,利用套环1的移动推动胶套4的移动进行拆卸,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对胶套4的拆卸,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胶套4受力均匀,不易被损坏。
所述驱动件可以为手柄、油缸或者车体7,为了节约移动套环1的作用力,保证作用力方向的一致性,避免胶套4受力不均衡造成损坏,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件为车体7,该车体7能在胶套4下方平面前后移动。
由于套环1与驱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了便于套环1能顺利沿其轴线移动,进一步保证胶套4的受力方向一致性,所述套环1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耳座3,所述连接件可以为:杆、绳索或者链条6,为了保证连接件的强度以及使套环1在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量,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连接件为链条6,为了与至少两个耳座3逐一配合使用,所述链条6为至少两根,所述每根链条6一端与耳座3连接,另一端与车体7宽度方向的侧板8连接,为了防止链条6与胶套4接触,增加摩擦力,所述车体7的宽度大于套环1的外径。
为了便于安装或者拆卸该工具,所述链条6与耳座3以及链条6与车体7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或者销轴5,本实用新型选用的为销轴5连接。该销轴5可以快速调节链条6的长度,减少车体7的移动距离,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3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器的套装锥形袋笼
- 下一篇: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气固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