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4136.4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戴兴;赵强;刘元辉;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光纤 光栅 旋转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行业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因其对外部参数的变化敏感,例如温度,压力,折射率,可以用来制作传感器件,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可以达到增敏的效果。现阶段,光纤光栅表层金属化的主要方法是化学镀法,其包括对光纤光栅表层进行预处理,包含去油,粗化,敏化等步骤,然后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化学活化施镀,该方法无法准确控制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对于对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严格要求的器件无法实施。
制备光纤光栅金属薄膜的另一种方法为溅射镀膜法,其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制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然而,由于光纤光栅的侧面积非常小,其在镀膜机内无法精确旋转,导致金属薄膜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光纤光栅传感器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以使光纤光栅在镀膜机内精确旋转,从而使其表面所镀的金属膜均匀。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包括:转动轴;第一旋转架及第二旋转架,均呈正N边形,对称固设于转动轴的两端,其对应侧边用于固定光纤光栅,在第一旋转架的周缘均匀设置M个第一定位孔,1<M≤N;立柱,设置于第一旋转支架的外围,在其中部设置中心孔,旋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转动轴连同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可相对于立柱转动;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与第一旋转架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销钉,用于在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旋转至预设位置后,固定第二定位孔及该预设位置对应的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之一的第一定位孔。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旋转架设计使用正多边形的几何结构,几何图形所固有的旋转对称性使得通过分多次旋转一定角度的方法可以使得光纤光栅的表面镀层均匀致密;
(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紧固螺栓与镀膜机器的样品台相连接,对于各种型号的机器都可通过改变紧固螺栓尺寸大小即可配套使用;
(3)本实用新型器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拆卸,与已有的相关产品相比,本结构不需要对机器的内部进行改变或者改造,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一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二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光纤光栅; 2-转动轴
3-第二旋转架; 4-第一旋转架;
5-定位销钉; 6-立柱;
7-紧固螺栓; 8、13、15-中心孔
9、10、11、12-第一定位孔; 14-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且在附图中,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4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绝缘扁型电线电缆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绝缘耐高温电力电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