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控制单体机械喷油泵喷油的控制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4594.8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光;李佑长;夏春;覃明智;郑冬松;詹建林;常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00 | 分类号: | F0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1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控制 单体 机械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喷油控制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控制单体机械喷油泵喷油的控制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不少大功率柴油机使用机械单体泵,并通过长杆型控制轴驱动摇臂组件来控制单体泵的油门齿条。随着市场上对功率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柴油机设计系列化的理念,不少系列直列柴油机只改变少数几个零件即可将柴油机缸数达到九缸,以提升功率,满足客户的需要。缸数增加必然导致柴油机长度增加,控制喷油的控制轴长度也会增加,这样对由中碳钢制作的控制轴的刚度要求更高,不然很难保证各缸喷油的一致性。由于控制轴必须对各缸油门齿条保持一致的控制精度,这样对长圆柱形控制轴,如3米~5米以上的长圆柱形控制轴的直线度控制要求相当高即直线度1m误差为0.5mm。而这么长的控制轴要保证高精度,加工难度随即上升,质量难以保证,装配柴油机时也会较难装进去,并且维修不方便,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都会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的控制单体机械喷油泵喷油的控制轴,通过增加几个小零件来保证长控制轴的直线度,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喷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单体机械喷油泵喷油的控制轴,包括喷油控制轴,其特征在于:喷油控制轴由短控制轴组成,一根短控制轴与另一根短控制轴通过套筒和螺栓相连,套筒设有铰孔,短控制轴相互连接的轴端有铰孔,螺栓穿过套筒的铰孔和短控制轴轴端的铰孔将两根短控制轴连接成一体。
套筒不完全闭合,内圈为圆形,外圈上下表面为平形面。套筒铰孔在平形面上,有4个,上下垂直并列对齐。不完全闭合和上下表面为平形面,使螺栓固定稳固、且套筒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变形。
短控制轴轴一端的铰孔有2个,上下垂直对齐。
短控制轴数量≥2段,长度1-2米,螺栓为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
套筒材料可为45号钢和Q235号钢。
对于长度达到3至5米以上的长圆柱形控制轴要达到较高精度的直线度难度相当大,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后大大降低加工要求,短轴在加工环节上能够容易保证轴直线度的精确度,通过套筒连接,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控制轴由短控制轴组装后行使象单根长控制轴一样的功能,精确驱动摇臂来控制喷油。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安装质量,组装柴油机时实现轻松装配上控制轴,避免长控制轴容易弯曲较难装配和使用可靠性差。
本发明中只需另外加工几个简单套筒及选用几个标准件即可,降低加工难度,操作简单,维修成本低,而且能达到与使用整根控制轴一样的精确控制喷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是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发明喷油控制轴系统示意图
图2为附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剖面示意图
图4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控制轴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单体机械喷油泵喷油的控制轴,包括喷油控制轴,其特征在于:喷油控制轴由短控制轴组成,一根短控制轴与另一根短控制轴通过套筒和螺栓相连,套筒设有铰孔,短控制轴相互连接的轴端有铰孔,螺栓穿过套筒的铰孔和短控制轴轴端的铰孔将两根短控制轴连接成一体。
套筒不完全闭合,内圈为圆形,外圈上下表面为平形面。套筒铰孔在平形面上,有4个,上下垂直并列对齐。不完全闭合和上下表面为平形面,使螺栓固定稳固、且套筒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变形。
短控制轴一端的铰孔有2个,上下垂直对齐。
短控制轴数量≥2段,长度1-2米,螺栓为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
套筒材料可为45号钢和Q235号钢。
短控制轴长度=1-2米,螺栓为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套筒有斜边。套筒材料可为45号钢或Q235号钢。
实施例1
1米长的短控制轴3根,8个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套筒2个。3根短控制轴中一根短控制轴两端分别配有上下垂直的两个铰孔,另外两根短控制轴只有一端配有上下垂直的两个铰孔。套筒不完全闭合,内圈为圆形,外圈上下表面为平形面。套筒铰孔在平形面上,有4个,上下垂直并列对齐,套筒材料为45号钢。套筒在连接的两根控制轴外面,螺栓穿过套筒的铰孔和短控制轴轴端的铰孔将两根短控制轴连接成一体。
装配铰制螺栓时要调整各控制杆灵活转动再固定螺钉。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4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