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集废油的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4971.8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华;刘淑芳;魏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173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集 废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的配套装置,具体是一种自动收集废油的撇油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工业废水来源很广,其中主要有石油工业的炼油厂含油废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含油废水、拆船厂的油货轮含油废水、机械切削加工的乳化油废水和煤化工企业的含油废水等。对于含油工业废水的处理,首先是需要进行油水分离,油水分离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1、上浮法:主要用于隔油池出水的高级处理,去除细小油珠和乳化油。经过上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 可降至30毫克/升。其方法是:将适量的空气通入含油废水中,形成许多微小气泡,在气泡作用下构成水、气、油珠三相非均一体系。在界面张力、气泡上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气-油珠结合体上浮而实现油水分离。上浮法按气泡产生的方法,可分为布气上浮法、溶气上浮法和电解上浮法三种。
2、布气上浮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机械剪力将混入水中的气泡破碎,或将空气先分散成细小气泡后进入废水,进行气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叶轮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曝气上浮法,如扩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布气上浮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电耗较低。缺点是气泡破碎不细,一般不小于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采用多孔材料曝气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响运行。
3、溶气上浮法:是从含过饱和空气的废水中析出气体,产生气泡以实现上浮。常用的有加压溶气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前者应用较普遍。加压溶气上浮法是用水泵将废水送入溶气罐加压到3~5.5千克力/厘米2,同时注入空气使其在压力下溶解于废水。一般溶气时间为2~4分钟。然后废水通过减压阀进入上浮池。
4、电解上浮法:利用电能在含油废水中的电解氧化还原效应,以及由此在电极上产生的微小气泡的上浮作用来净化含油废水。如采用可溶性阳极材料,还可以同时发生电解混凝作用以净化废水。
5、混凝法:可用铝盐或铁盐作混凝剂,构筑物可采用加速澄清池,处理效果与上浮法基本相同。
采用上浮法时,往往也投加混凝剂,以提高净化效果。
6、过滤法:常作为上浮法出水的高级处理手段。经过滤法处理的废水,含油量可降至10毫克/升以下。处理构筑物可采用普通快滤池或压力滤池。但管理比较困难,需要空气反冲,热水反洗。如管理不善,滤料容易堵塞。
7、生物法:含油量在30毫克/升以下,并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质时,才考虑使用,一般不只是为了除油。石油炼制厂的含油废水,经物理法除油后,就具备用生物法处理的条件。
8、化学法:化学法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不能单独用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一部分胶体和溶解性物质,特别是含油废水中的乳化油。包括混凝沉淀、化学转化和中和法。
9、物理化学法:油田污水物化处理法通常包括气浮法和吸附法两种。
气浮法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注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油粒粘附,因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常投加浮选剂提高浮选效果,浮选剂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吸附架桥作用,可以使胶体粒子聚集随气泡一起上浮。
通常在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含油废水时,首先进行废水的预处理,即将可直接除去的油进行清理,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人工打捞,人工打捞效率低、打捞质量差,打捞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供一种自动收集废油的撇油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可方便的将含油工业废水中的油自动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收集废油的撇油装置,包括撇油器和废油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撇油器由软管连接至收集箱,撇油器的结构为,由可漂浮在水面上的材料制成长条形撇油器,在撇油器右侧上开有吸油口,吸油口沿撇油器长度方向设置,吸油口底面的横截面呈左高右低倾斜,倾斜角a=45-60度。
所述的吸油口最低处距撇油器底面的高度H=1-5毫米。
所述的撇油器由塑料制成。
所述的收集箱顶部低于废油收集池的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4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