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型蓄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6197.4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方明学;杨惠强;胡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蓄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型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迅速的发展,电动汽车用蓄电池产业也随之带动。在电池与车架安装方面,由于整车的减震效果不佳,厂商一般都会在蓄电池安装架上即和电池底部接触的地方放置一层缓冲垫,但是实际防震效果不是太好。更有厂商连缓冲垫都没有,因而导致电池壳经常被震裂或底部被磨坏。如果电池在车子运行过程中长期高频率震动,很容易造成电池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导致电池性能过早衰退,而且脱落的活性物质易造成正负极板短路等不良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震型蓄电池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车子运行过程中电池的震动,防止电池极板活性物质的过早脱落、短路等,保证了电池性能的可靠度,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壳震裂或底部磨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震型蓄电池结构,包括底部带有减震垫的蓄电池,所述减震垫设置于电池底部的四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减震垫由矩形底盘和设置于底盘相邻的两个侧边上的立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减震垫的底盘上设有气室,所述气室为设置于所述减震垫底盘上的凹槽,所述气室上盖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蓄电池的壳体四角相邻侧板设有纵向燕尾槽,所述减震垫的两个侧边立板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台,两者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蓄电池的四角底部设有防震垫,还由于防震垫底盘上设有气室和与之匹配的吸盘,可以有效缓解车子在运行时电池的震动,防止电池极板活性物质的过早脱落、短路等,保证了电池性能的可靠度,且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二、 有效防止电池壳震裂或底部磨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及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主视剖视A-A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设有减震垫2的蓄电池1。
如图1、2、3、4所示,所述减震垫2由矩形底盘2.1和设置于底盘相邻的两个侧边上的立板2.2构成,减震垫2的底盘2.1上设有气室2.4,所述气室为设置于所述减震垫底盘上的凹槽,所述气室上盖有吸盘2.41。
仍如图1、2、3、4所示,减震垫2设置于电池1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电池壳体1.1的四角相邻侧板设有纵向燕尾槽1.2,减震垫2的两个侧边立板的内表面设有与燕尾槽1.2相配合的燕尾凸台2.3,两者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61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场大型工件显微镜电源
- 下一篇:一种“E”型蓄电池中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