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7649.0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耿会良;任中立;李利民;张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2 | 分类号: | B60S9/12;B62D53/04;B22D4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罐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
背景技术
抱罐车作为一种实现热态炉渣无轨化热泼工艺的专用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抱罐车在背放罐时,由于渣罐需要在抱罐车工作大臂上随工作大臂做圆周运动,因此需要较大的空间高度。但在特殊场合,渣罐放置点上方有物体遮挡,如在炉底,此时会影响抱罐车抱罐时作圆周运动,传统工艺解决此类问题是先采用轨道车将渣罐运出到宽敞区域,再利用抱罐车进行抱罐运输。抱罐车背放罐时,通过自身的自重抵抗渣罐的重量来实现背放罐的,通常为了充分利用抱罐车的自重背罐,在抱罐车尾部设计支腿机构;进行抱罐作业时,将支腿伸出,支撑到地面上。但目前设计是当支腿伸出在地面上时,抱罐车是不能行驶的。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抱罐车,当支腿伸出时也可以进行移动,而确保抱罐车的正常背放罐。
中国专利CN201056199公开一种带可伸缩支腿的铰接拖挂式抱罐车,包括牵引车、半挂车、鞍座和抱罐机构,半挂车通过鞍座与牵引车后部相连,抱罐机构装设于半挂车上,半挂车前端的两侧装设有前支腿,半挂车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可水平伸缩的后支腿,可水平伸缩的后支腿包括边梁、箱梁、水平油缸和支腿,边梁固定于半挂车后端的两侧,箱梁一端套设于边梁内,另一端与支腿相连,水平油缸一端与箱梁相连,另一端与边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抱罐车在支腿伸出时,抱罐车就不能进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抱罐车在支腿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时不能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包括牵引车、半挂车和抱罐机构,半挂车与牵引车相连,所述抱罐机构铰接设在所述半挂车上,所述半挂车的尾部两侧各设有一组支腿机构,所述支腿机构包括竖直安装的伸缩油缸,以及铰接在半挂车上的支腿,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腿底端相连,所述支腿底端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油缸与所述半挂车铰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腿底端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表面与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弯折部下表面设有所述滚轮。
优选的,所述半挂车尾部两侧的下方各设有一连接架,所述支腿铰接在所述连接架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抱罐车尾部支腿下方增加滚轮后,当支腿放下时,也不会影响正常背放罐作业,当背放罐空间受限时,滚轮可以作为支腿的支撑轮,使得抱罐车在背罐状态下进行适量移动,将渣罐拖出再进行背罐,有效解决了背放罐点空间受限抱罐车不能轻易移动的问题,抱罐车也不须做较大设计改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其支腿伸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滚动支腿的抱罐车其支腿缩回时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牵引车
2 半挂车
21 连接架
3 抱罐机构
4 支腿
5 伸缩油缸
6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7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蓄电池焊接采集线结构
- 下一篇:蓄电池防水防护盖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