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盘、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8047.7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旭;王雷;徐衍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E21C3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盘 采煤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端盘、采煤机滚筒及采煤机。
背景技术
目前,采煤机在割煤过程中常采用斜切进刀的采煤工艺,采煤机摇臂截割头要受到滚筒端盘上的角度截齿上的轴向分力,为了消除这部分轴向分力对摇臂的影响,除了考虑滚筒上截齿配置进行合理设计外,中厚煤层采煤机滚筒通常在端盘上开设排煤孔以排出端盘与煤壁之间的煤,而排煤孔的形状对排煤效果有较大影响,但常见的长圆弧腰孔型式的排煤孔的排煤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排煤孔对应的端盘处截齿往往都没有喷雾降尘的喷嘴,即现有常见滚筒在开设排煤孔后无法加工出贯穿的水道孔,导致滚筒端盘处无法实现降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盘,用于采煤机滚筒,通过在所述端盘上设有新形状的排煤孔和在所述端盘的轴向和径向设有贯通的水道,解决了采煤机排煤效果不好和端盘处截齿无法喷雾降尘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再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盘,用于采煤机滚筒,所述端盘的轴向两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端盘轴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端盘通过所述中心孔安装于所述采煤机滚筒的端部,所述端盘上在所述两端面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煤孔,所述排煤孔至少一径向孔壁为平面。
采用此技术方案,端盘的轴向两端面为平面结构,加工方便,制造简 单;所述端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中心孔相连的排煤孔,所述排煤孔至少一径向孔壁为平面,此形状的排煤孔可减少排煤的阻力,使掉下的煤顺利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排煤孔的径向截面呈长腰形,所述排煤孔包括第一径向孔壁和第二径向孔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径向孔壁为平面,所述第二径向孔壁为圆弧面。
采用此技术方案,排煤孔的一径向孔壁为平面,便于排煤,所述排煤孔的另一径向孔壁为圆弧面,避免应力集中,增加端盘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径向孔壁为圆柱面。
圆柱面更加规则,便于加工,节约加工时间,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排煤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径向孔壁和所述第二径向孔壁均为平面。
采用此技术方案,采煤时落下的煤不受排煤孔形状的阻碍,排煤更顺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为平面的径向孔壁所在的平面过所述端盘的中心线。
这样,使得排煤孔为平面的径向孔壁与叶片的螺旋起始端相对应,便于排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端盘的径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水道槽,所述端盘的周向设置有与至少一个所述水道槽连通的环形水道。
采用此技术方案,保证了端盘每个截齿都有对应的喷嘴实施喷雾降尘,保证了采煤的空间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端盘的轴向一端还设置有环形板。
采用此技术方案,既满足了端盘角度截齿的安装截线宽度,又起到了增加端盘耐磨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滚筒,包括上述所述的端盘。具有上述所述端盘的全部有益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采煤机滚筒。具有上述所述采煤机滚筒的全部有益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端盘上设有一端为直边的排煤孔,能顺利排煤;通过在所述端盘的径向上设有水道槽,所述端盘的周向设置有与至少一个所述水道槽连通的环形水道,使排煤孔对应端盘处的喷嘴能够喷雾降尘,净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端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端盘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煤机滚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零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
1端盘 2环形板 3挡板 4叶片 5筒体
6连接盘 11中心孔 12排煤孔 13水道槽 14环形水道
121 第一径向孔壁 122第二径向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8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车间内的遥控器存放装置
- 下一篇:定向井长效分层注水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