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类式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8068.9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倪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类式垃圾箱,属于垃圾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的垃圾箱主要分为单一型垃圾箱和分类型垃圾箱。其中分类型垃圾箱已成为现代垃圾箱的主流形式,分类型垃圾箱由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部分组成。但是分类型垃圾箱在垃圾分类、造型、色彩等设计方面的不足,造成人们在实际投掷垃圾时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分不清楚垃圾是否可回收等,无法起到有效分类垃圾的作用,不利于后期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垃圾进行分类,激励投递者投递的积极性且能提高投递者分类投递的正确率的垃圾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类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排列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包括支架,支架上方设有雨棚,支架下方内侧设有后备箱;第一箱体的支架下方外侧设有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的支架下方外侧设有第二桶体,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分别与其对应的后备箱连接;第一桶体上方设有第一宣传栏,第一宣传栏四周设有二极管,二极管与第一桶体连接;第二桶体上方设有第二宣传栏。
优选地,所述后备箱内设有直流电瓶,稳压器与直流电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桶体由废旧电池桶、碎玻璃桶、果核桶和枯萎花草桶依次排列组成,废旧电池桶与所述二极管连接;废旧电池桶、碎玻璃桶、果核桶和枯萎花草桶的开口处均设有自动门,红外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自动门、语音芯片和所述第一箱体的后备箱内部的直流电瓶,扩音器与语音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桶体由废纸桶、废旧衣物桶、利乐包桶和塑料桶依次排列组成;废纸桶、废旧衣物桶、利乐包桶和塑料桶的开口处均设有自动门,红外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自动门、语音芯片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后备箱内部的直流电瓶,扩音器与语音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将箱体分成八大类,为不同种类的垃圾设计了不同规格的桶。在桶的开口处装有自动门,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感应,可以实现开口的自动开合,有效地防止臭气的散发。当检测到投递的垃圾时,通过红外传感器触发一个高电平给语音芯片,语音芯片通过扩音器发出相应的反馈,通过行为工程学对投递者的行为进行引导,提高分类的正确率。外观造型的改变,激励了投递者投递的积极性,方便垃圾的后期处理。废旧电池桶利用废电池剩余的电量来为展板周围的二极管供电,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垃圾的剩余价值,可在晚间引导居民正确投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箱体分成八大类,通过行为工程学和外观造型的改变,激励投递者投递的积极性,提高投递者分类投递的正确率,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第一箱体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第二箱体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第一箱体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第二箱体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后备箱;3-第一桶体;3-1-废旧电池桶;3-2-碎玻璃桶;3-3-果核桶;3-4-枯萎花草桶;4-雨棚;5-第二桶体;5-1-废纸桶;5-2-废旧衣物桶;5-3-利乐包桶;5-4-塑料桶;6-第一宣传栏;7-直角件;8-二极管;9-第二宣传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右视图,所述的一种分类式垃圾箱包括并排排列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包括支架1,支架1由铝型材搭建而成,支架1上方装有雨棚4,可以挡雨。结合图3,支架1下方内侧装有后备箱2,后备箱2内装有直流电瓶,稳压器与直流电瓶连接,将直流电瓶稳压到可用值。
结合图4,第一桶体3通过直角件7装在第一箱体的支架1下方外侧。第一桶体3由废旧电池桶3-1、碎玻璃桶3-2、果核桶3-3和枯萎花草桶3-4依次排列组成,废旧电池桶3-1、碎玻璃桶3-2、果核桶3-3和枯萎花草桶3-4的开口处均装有自动门,红外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自动门、语音芯片和第一箱体的后备箱2内部的直流电瓶,扩音器与语音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8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人体模型动画逻辑化导入过程及方法
- 下一篇:虚拟排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