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足无人探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242.1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殷文;朱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文;朱海涛 |
主分类号: | B62D61/12 | 分类号: | B62D61/1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探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探测机器人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六足无人探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对于低成本的小型自动化机械装置来说,控制技术尤为重要,单机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也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对一定区域的探测包含许多内容,比如温度、湿度、材料、磁场和空气成分等方面,但是对于地球环境下探测主要实现图像和人类无法进入的小型区域则是一个独特的应用领域,利用无线视频传输,同时提高探测机器人的通过和持续工作时间是提升应用性能的主要路线。如果能够提供一款体积合适,可持续工作时间长,图像传输效果好,控制简单适应性强的小型机器人一定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既可以开发成高端的探测应用平台,也可以做成中小学智能学习平台或者玩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现有的探测系统已经有很多产品,在市场上调查共有如下类型:(1)通过专用遥控器控制,这种方法中机器人和遥控器必须成对设计,专机专用;(2)通过通用WIFI信号模式,这种方式通用性好,只要带有WIFI的任何电子装备都可以参与控制。第一种方式便携性好,控制信号稳定,连接时间短,但遥控器和控制对象耗电比较大,需要大功率的电源才能实现稳定控制,而且加密性差,通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六足无人探测机器人,具有应用方便、体积小巧、可移动、内置电源、无线传输、超低功耗等多种优点,满足各种场所空间的探测需求。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车体、控制板、摄像头、红外传感器、WIFI传输模块、保护罩、电池,车体上部安装控制板,控制板的前端连接摄像头,控制板上安装WIFI传输模块,车体的外侧设有保护罩,车体的四周安装多个红外传感器;所述的车体下部固定电池和六个软胶轮胎。
上述的车体下设有六个舵机,每个舵机通过支架、直流电机与软胶轮胎连接。
上述的保护罩为半球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应用方便、体积小巧、可移动、内置电源、无线传输、超低功耗等多种优点,在人体无法进入或危险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区域,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空间,可以快速部署,不需要携带电缆供电,数据无线传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车体1、控制板2、摄像头3、红外传感器4、WIFI传输模块5、保护罩6、舵机7、直流电机8、锂聚合电池9、支架10、软胶轮胎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控制板2、摄像头3、红外传感器4、WIFI传输模块5、保护罩6、舵机7、直流电机8、电池9、支架10、软胶轮胎11,车体1上部安装控制板2,控制板2的前端连接摄像头3,控制板2上安装WIFI传输模块5,车体1的外侧设有保护罩6,车体1的四周安装十个红外传感器4;所述的车体1下部固定电池9和六个软胶轮胎11;电池9采用锂聚合电池。
其中,车体1下设有六个舵机7,每个舵机7通过支架10、直流电机8与软胶轮胎11连接;上述的保护罩6为半球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WIFI通信模式和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在电路设计和系统架构上都具有自己特色,性价比高。车体下部安放大量锂聚合电池,既可以挺高机器人的持续工作能力也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稳定性,降低重心,通告路况适应能力。车体为椭圆形,前后最长直径40cm,左右宽33cm,能够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工作三到四小时,控制距离是信号传输情况最远可达100米。产品若进一步通过集成开发和开模设计可以缩小到最长直径10cm以内,甚至可以根据定制做成各种外形。
使用时,整车共六个舵机可以根据前进的路况实现两轮、四轮、三轮、六轮着地前进,可以穿越崎岖不平路面、石子路、沙地等可以运行在纯直流电机驱动模式下,也可以运行在特种工作模式也就是舵机参与运用两种情况。安放在车体四周的十个红外传感器可以准确的确定机器人所处周围的物体位置,还可以通过前部摄像头拍摄前进图片和传输动态视频信号,通过摄像头采集的模拟视频图像传输通过CMOS接口输入SUMSUNG公司S3C6410的专用接口,经过处理器编码存入缓存,远程客户端可通过超级终端控制机器人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文;朱海涛,未经殷文;朱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纸质置物架
- 下一篇:新型黑板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