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452.0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文;许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215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缝隙 水槽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带钢电镀锡处理机组用的淬水槽喷嘴,尤其涉及一种圆弧缝隙型水淬喷嘴。
背景技术
电镀锡板又称马口铁,它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用它来制作包装容器以及作为非包装材料等,具有强度高、焊接性好、耐腐蚀和无毒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汽车和家电等行业。目前生产镀锡板的方法主要采用电镀锡工艺,即让带钢通过电镀槽,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将锡镀在带钢表面。
为了防止镀锡带钢软熔后的锡层在高温下迅速氧化,保持软熔时产生的光泽表面,必须进行淬水冷却。这个过程称为淬水处理。淬水时,带钢从软熔时约265℃的最高温度浸入淬水槽,在很短的时间内降低到100以下。淬水槽的温度是这样进行控制的:机组启动前的水温低时用蒸汽加热。在生产过程中,水温上升,加入约20℃的新鲜水进行调节。新鲜水是通过喷嘴直接喷射带钢,以便迅速降低带钢温度。喷嘴的高度和它对带钢的角度可以调整,淬水槽多余的水通过溢流孔流出,新鲜水的消耗量为20-40米3/小时。
根据已有的经验,淬水温度的高低与镀锡板厚度、镀锡量大小、喷嘴角度以及流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淬水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够防止淬水迹和贝壳斑。如果淬水温度太高,喷射到带钢表面上的水太少,则在锡层表面产生气泡,因而在锡层表面留下形状不规则的无光圆圈――水迹。如果温度太低,锡层冷却速度太快,形成不均匀的所谓水“雪花”痕迹。而现有的水淬喷嘴,如图1,其包括中空管1、设置在中空管1两端的法兰2、以及设在中空管1一侧并有与中空管1内部相连通的喷孔通道4的喷头3,其中喷孔通道4为直线缝隙型,喷射水量不均匀,容易产生以上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其包括:中空管、设置在中空管两端的法兰、以及设在中空管一侧并有与中空管内部相连通的喷孔通道的喷头,其中喷孔通道的入口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喷孔通道的入口端至少部分呈圆弧形。
所述喷头焊接连接在中空管上。
其进一步包括焊接连接在中空管一侧的拉筋,且喷孔通道与拉筋相邻。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可有效控制通过喷嘴的水流量,使水均匀等效的喷射到钢带上,从而获得光泽的产品表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线缝隙型水淬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中空管10、设置在中空管10两端的法兰20、设在中空管10一侧并有与中空管10内部相连通的喷孔通道32的喷头30、以及焊接连接在中空管10一侧的拉筋40,其中喷孔通道32的入口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端的横截面积。喷孔通道32的入口端至少部分呈圆弧形。所述喷头30焊接连接在中空管10上,且喷孔通道32与拉筋40相邻。
喷头30的圆弧通过机械加工及加工工艺保证其精度,然后再通过焊接到中空管10的开孔处,以保证喷孔通道32与中空管10内部相连通。
中空管10为钢管,开孔时要先将拉筋40焊接完毕后,方可开孔,此时可以保证开孔尺寸,然后再焊接喷头30时才能保证喷孔通道32的缝隙大小均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可以通过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来保证圆弧缝隙型淬水槽喷嘴的几何尺寸,从而可以更精确控制通过该喷嘴的水流量。
2、通过圆弧型缝隙型淬水槽喷嘴的使用可以获得更光泽的产品表面,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车空气悬架自动调整装置
- 下一篇:牵引车空气悬架高度自动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