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肥的气力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616.X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森;董钢良;李秀旭;李国华;韩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王静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 气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肥领域的颗粒气力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复合肥颗粒的气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化肥的气力输送装置一般包括风机、真空上料机和吸料装置,风机吸风以产生负压,经过真空上料机以在吸风装置的吸料口处产生负压,物料通过吸料口输送到真空上料机,颗粒物料落入真空上料机的底部,当物料堆积到物料开关处时,物料开关触发控制单元,使得真空上料接底部的排料阀打开排料。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复合肥颗粒物料和粉料的分离,故在筛分的过程中粉尘较大,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粉尘和颗粒分离的用于复合肥的气力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用于复合肥的气力输送装置,包括真空上料机、风机和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与真空上料机密封连接,所述风机和真空上料机之间密封连接有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底部设有排料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风机吸风方式在布袋除尘器、真空上料机和吸料装置内产生负压,使物料通过吸料装置进入真空上料机。当物料包括颗粒状物料和粉料时,颗粒状物料由于重力作用先沉积在真空上料机内,而粉料由于重量较轻来不及沉积,则通过真空上料机进入布袋除尘器内,从而实现了粉料和颗粒物料的分离,布袋除尘器可以收集粉料,在布袋除尘器底部设有排料阀,当布袋除尘器内的粉料收集充分后,则可以通过排料阀排出,从而实现粉料和颗粒物料的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上料机内设有桶形腔,所述吸料装置以使物料沿所述桶形腔的内壁切线方向进入的方式与真空上料机连接。具体的,所述真空上料机内壁的吸料装置接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桶形腔的内壁相切。更优的是,所述吸料装置接入口的开口方向具有朝向桶形腔底部的倾角,所述倾角使物料具有一个沿桶形腔切线方向进入且呈螺旋向下的运动轨迹。
以上改进技术效果在于提高粉料和颗粒物料的分离效果,当物料沿着真空上料机的圆形桶形腔的切线进入时会沿桶形腔做旋转运动,速度逐渐降低,颗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逐渐落入桶底,而粉料由于质量较轻会进入布袋除尘器,从而实现粉料分离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排料阀;所述控制装置也用于控制真空上料机底部的排料阀。
以上改进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控制装置对排料阀的自动控制,在布袋除尘器和真空上料机的物料满后自动打开排料阀,实现粉尘和颗粒自动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阀为星形排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与布袋除尘器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的顶部与真空上料机的顶部通过另一条管道连接,且布袋除尘器与真空上料机的接入口在水平位置上高于吸料装置与真空上料机的接入口。
以上改进的技术效果在于使得颗粒物料和粉料更加容易分离,使粉料更加容易沉淀在布袋除尘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风机功率范围为5.5-30KW。
进一步的,所述布袋除尘器的顶部还设有反吹风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装置包括吸料软管和吸料车,所述吸料软管端部设于吸料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料装置接入口与桶形腔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形腔物料运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上料机1、风机2和吸料装置3和布袋除尘器4。风机2采用一台罗茨风机,功率范围为5.5-30KW(根据输送功率选配),吸料装置3包括吸料软管31和吸料车32。真空上料机1和布袋除尘器4在现有技术中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