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壁焊检测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676.1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朱志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壁焊 检测 用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壁焊检测用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工业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铅酸蓄电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自动化生产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其中电池内各极群组的连接也由过去的跨桥焊接被先进的穿壁焊接技术所取代。穿壁焊具有生产效率高、焊件变形小、劳动条件好、不需要添加填充金属,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及产成品率,特别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
穿壁焊又称对焊,它是用对焊机将相邻单体极群的偏极柱,电池槽中间隔上壁指定的位置上(事先用打孔机打好一定直径的圆孔)通过极柱的局部热熔,使一对偏极柱焊接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穿壁焊的两个电极对置于两个槽体内的极群上的两个偏极柱,施加压力并通以电流,利用偏极柱电阻及其接触电阻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热量,使偏极柱局部熔化或达到塑性状态,并通过槽壁上的圆孔使两个偏极柱熔融部分融合为一体,断电后,在电极压力的继续作用下,偏极柱熔融部分冷凝结晶形成牢固的焊核,使两个偏极柱连为一体。
多体电池内连接的穿壁焊过程中,两个偏极柱间形成牢固接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形成尺寸符合规定的相互融化的金属区域或焊接,然而由于生产实际中对形成的焊核的优劣程度无法进行在线无损检测,因此穿壁焊是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一个特殊工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相邻单体极群偏极柱穿壁焊焊接质量的检测用工具,可适应蓄电池的相邻单体极群偏极柱穿壁焊焊接的焊点剪开用检测工具,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穿壁焊检测用工装,包括带叉口的工作头和手柄,所述叉口的形状与待检极柱的纵截面形状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末端固定有一个转接柄。
作为优选,所述转接柄与所述手柄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叉口的深度与待检极柱的高度相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用于蓄电池自动组装生产线检测穿壁焊接质量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壁焊检测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穿壁焊检测用工装,包括带叉口11的工作头1和手柄2,所述叉口11的形状与待检极柱的纵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手柄2的末端固定有一个转接柄。所述转接柄与所述手柄垂直。所述叉口的深度与待检极柱的高度相当。
铅酸蓄电池相邻单体极群偏极柱穿壁焊焊接后,用两个本实用新型穿壁焊检测用工装的叉口分别卡住相邻单体极群的两个偏极柱并使两个偏极柱分别与电池槽中间隔剪切分离,从而观察焊点质量。
依据不同型号的电池,焊点的规格尺寸不同,可以通过把该工装的叉口增大或缩小来调整,此种工装做法简便,适用于多种蓄电池焊点检测。通过该工装可以保持电池壳体完好无损,又可以直观的看到焊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