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风增氧高效节能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9738.9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莫志强;傅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志强;傅国明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风 高效 节能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广泛适用于食堂、酒楼、饭店等方面的强风增氧高效节能气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式炉灶太多是液化气与空气自然混合后再燃烧,因此无论多先进乃至几千上万元一台的燃气炉由于液化气与空气自然混合均存在混合不均匀,因此火力受到限制,从而也造成了染料的极大浪费。由于液化气、煤气不能充分混合,废气外泄,造成空气的污染,有损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风增氧高效节能气化炉,其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高效节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风增氧高效节能气化炉,包括混合气胆和隔板并且该隔板把混合气胆分成上部和下部,在所述混合气胆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射流式喷嘴、微孔板,在所述微孔板上面还设有聚能环,在所述混合气胆下部开有用于连通一液化气输送管和一风机进风管道的入口,在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喷气嘴,在所述隔板上还安装有旋转风叶并且所述旋转风叶位于混合气胆上部。
所述喷气嘴为4个并且每个喷气嘴都带有成直角的弯头。
所述微孔板为微孔陶瓷板或微孔金属红外线板。
所述混合气胆为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变液化气与空气自然混合燃烧为人为增强风力助燃,从而大大增强了火的力度,更可节省液化气50%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广泛适用于食堂、酒楼、饭店及千家万户使用,高效节能。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为混合气胆,2为喷气嘴,3为风叶,4为液化气输送管,5为风机进风管,6外壳,7为射流式喷嘴,8为炉面,9为聚能环,10为隔板,11为微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
请参阅图1,一种强风增氧高效节能气化炉,包括混合气胆1和隔板10并且该隔板10把混合气胆1分成上部和下部,在所述混合气胆1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射流式喷嘴7、微孔板11,喷气嘴可为4个并且每个喷气嘴可带有成直角的弯头,在所述微孔板11上面还设有聚能环9,在所述混合气胆1下部开有用于连通一液化气输送管4和一风机进风管道5的入口,在所述隔板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喷气嘴2,在所述隔板10上还安装有旋转风叶3并且所述旋转风叶3位于混合气胆1上部。微孔板11可为微孔陶瓷板或微孔金属红外线板。混合气胆1可为波浪形。与一风机进风管道5连通的可以为无声小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借助风机进风管道5实现强风鼓入混合气胆1造成一定的风压,从而借风力推动混合气胆1中的风叶3自转,在自转的风叶3的作用下能将空气和液化气更充分的混合均匀。在此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空气含23%的氧气成分)得以充分利用,令混合气体在强风作用下经射流式喷嘴7向微孔板11喷射而形成在炉面8喷射式燃烧,并且配合聚能环9作用,使火力大大增强,火力更为集中射燃于锅底中央而不会向四周扩散(扩散的火焰实际是白白浪费能源)。因此能充分燃尽所有燃气成份,由于火焰集中不扩散对作炊事人员会更感觉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变液化气与空气自然混合燃烧为人为增强风力助燃,从而大大增强了火的力度,更可节省液化气50%以上。本实用新型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广泛适用于食堂、酒楼、饭店及千家万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开风机进风管道5连通的风机,后开与液化气输送管4连通的液化气开关,此时,液化气与风同时进入混合气胆1下部初步混合,混合气体经由隔板10的4个带直角的弯头的喷气嘴2向同一方向喷气形成四周流动的气流,此时,风叶3在4个喷气嘴2同时喷气作用下,风叶3会自动旋转,对液化气和空气进行高速搅拌混合后的气流通过射流式喷嘴喷7到炉面8进行燃烧,火力更加猛烈,集中于锅底,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志强;傅国明,未经莫志强;傅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9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