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143.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何涛;宋继林;徐金高;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十堰)汽车锻钢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喷油器 压板 锻件 校正 切边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锻压零部件的模具,具体是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锻压零部件主要涉及dCi11及4H发动机的零件。4H发动机项目是东风商用车自主开发一款排放达国四标准的发动机,该发动机主要与D530车型匹配。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锻件在使用原有的切边模切边后,易造成毛坯的变形,使后续加工过程中零件定位困难,造成零件的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给后续制造提供合格的零部件毛坯,特提供一种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包括上、下模座,上、下模座之间通过导套和导柱配合实现上下运动,上模座上设有设备导杆,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上设有框体,框体上设有凹模垫板,框体内设有导向板并活动延伸出凹模垫板,导向板下设有碟簧组件;凹模垫板上方设有整形凹模,对应整形凹模设有切边凸模并贯穿有卸料板,卸料板通过弹簧和螺钉固定在上模座下;设备导杆贯穿上模座并对接有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再连接至切边凸模。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碟簧组件套在碟簧导杆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整形和切边两道工序的合并使得零部件的毛坯能够达到合理的要求范围,不仅起到了整形的作用,还切除了废边,使下道工序的加工变得简单易行,从而降低了废品的发生,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碟簧组件套在碟簧导杆上是为了让碟簧组套件能够及时回位,方便加工。
采用压住和切边的合一从根本上控制零件的扭曲,消除变形,提高锻件的良品率;同时一步取代现有切、校工艺;减少刀具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工人劳动强度也将得到降低。
采用此模具把锻件毛坯叉部缺陷消除在毛坯阶段,同时达到热校正的效果;为后续机加工序提供高质量毛坯,使机加因毛坯变形问题造成的废品率降、减少刀具损耗、提高锻件外观质量、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下模座,2是框体,3是螺钉,4是凹模垫板,5是导向板,6是整形凹模,7是螺钉,8是卸料板,9是弹簧,10是螺钉,11是上模座,12是螺钉,13是设备导杆,14是导套,15是导柱,16是平键,17是螺钉,18是凸模固定板,19是内螺纹圆柱销,20是切边凸模,21是碟簧组件,22是碟簧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
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11,上模座1、下模座11之间通过导套14和导柱15配合实现上下运动,上模座11上设有设备导杆13。
在下模座1上设有框体2,框体2通过螺钉3固定设有凹模垫板4,框体2内设有导向板5并活动延伸出凹模垫板4,导向板5下设有碟簧组件21;凹模垫板4上方设有整形凹模6,整形凹模6通过螺钉7固定在凹模垫板4上,
对应整形凹模6设有切边凸模20并贯穿有卸料板8,卸料板8通过弹簧9、螺钉10固定在上模座11下;设备导杆13贯穿上模座11并用螺钉12对接有凸模固定板18,凸模固定板18再连接至切边凸模20。
凸模固定板18用螺钉17固定在上模座11下,并用内螺纹圆柱销19定位,导套15和下模座1之间用平键16固定。
碟簧组件21套在碟簧导杆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十堰)汽车锻钢件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十堰)汽车锻钢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