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171.7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林;瞿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吉林;瞿志坚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0;F28F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式超 重力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燃气发电机等工艺设备循环水冷却的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
背景技术
评价冷却器的质量优劣主要指标有:冷却效率、运行能耗、漂水比例、运转噪声及使用寿命。其中冷却效率是最重要的,冷却器作为一个散热设备,其主要功能就是散热,而影响冷却器冷却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风机出力和填料体积,机械通风冷却器对风机出力和填料体积(表面积) 较为敏感。许多冷却器冷却效率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就是冷却器风机不过关或机体尺寸太小填料用量不够,而增大机体又会造成占地面积增大和投资成本的提高。运行能耗是一项关系到冷却器运行费用的指标,其效益直观可见,能耗大小是冷却器设计先进与否的直接反映。冷却器漂水既是一种水污染,又是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加以控制。运转噪声也是考核冷却器的主要指标,如果噪声不合格,产生噪声污染,同样判定冷却器不合格,甚至不能开机工作。冷却器的使用寿命差异较大,通常主机不报废,冷却器就不能报废,但是机械通风冷却器直接接触空气,空气中的灰尘在塔内极易结垢及滋长细菌,污染循环冷却水的质量并影响冷却器的冷却效率,虽然没有报废,但是冷却效率已经严重降低,如继续使用,会大大提高维护成本。
由于冷却器使用过程对环境及能源消耗均构成一定影响,因此,目前国内冷却装置以高效、低耗、节能环保型小而精的模块式为发展方向。模块式冷却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简便、制造成本低、无特别承重要求、节省土建费用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特别是应用于空压机循环水冷却的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该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具有冷却效率高、运行费用少、运行噪声低、漂水比例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洁式超重力冷却器是模块化箱式设计,由箱体、空气净化系统和超重力冷却机组成。
所述的箱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气口与箱体呈Z形设计,可以使空气从下部向上进入箱体,有效避免空气的灰尘、树叶等大的杂物落在进气口的粗滤网上阻挡空气流动。
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由箱体、进气口、粗滤网、精滤筒、精滤筒支架、空气挡板、空气净化系统隔板组成,所述的粗滤网呈板框状,用螺栓固定在箱体进气口处,粗滤网可以根据实施现场的工况选择不同材质和精度;所述精滤筒为圆柱形精过滤滤芯,精滤筒的进气端用精滤筒支架固定,精滤筒支架是固定在箱体上的金属支撑架,精滤筒的出气端用螺栓固定在空气挡板上预留的精滤筒安装孔处,精滤筒的材质、精度及数量可以根据气量及具体要求设计;空气挡板和空气净化系统隔板都是焊接在箱体的四壁上,空气挡板设有精滤筒安装孔,空气净化系统隔板设有风机进气管连接口,以法兰连接风机的进气管,风机及进气管的数量可以根据空气量设计。空气经进气口的粗滤网过滤掉较大颗粒粉尘之后进入箱体内部,在空气净化系统内,空气被空气挡板阻挡,只能从精滤筒通过,经精滤筒过滤后的空气,受到空气净化系统隔板阻挡,由风机通过进气管送入超重力冷却机,经过净化的空气可以保护超重力冷却机,避免造成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也可以使被冷却的循环水不受灰尘及细菌等污染,进而起到保护空气压缩机等设备的作用。
所述的超重力冷却机应用一种强化传递与微细混合的高效多相反应与分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等优点。所述的超重力冷却机由进气部分、进水部分、中心腔体、转子部分、出气部分及出水部分组成。
所述的进气部分由进气管和筛管组成,所述的筛管是带有若干孔洞的金属耐压管,净化后的空气由风机驱动通过进气管进入位于中心腔体中心的筛管,筛管使空气得到缓冲并均匀分散,避免对转子造成冲击。
所述的进水部分由进水管和布水器组成,所述的布水器位于中心腔体内部,是由轴向排列的多根多孔液体分布管组成,其径向为以进气管为中心的环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吉林;瞿志坚,未经张吉林;瞿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交通信号协调实时优化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红绿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