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碱类物质加热的盐浴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0510.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牟冉冉;石映奔;张胜明;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32 | 分类号: | C23G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质 加热 盐浴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浴炉,尤其是一种用于碱类物质加热的盐浴炉。
背景技术
为了去除贵金属器皿上的玻璃残渣,目前主要采用氢氟酸进行腐蚀作业,该方式利用常温浸泡即可达到效果;但采用氢氟酸去除玻璃残渣耗费时间长,且氢氟酸是高腐蚀性管制化学品,安全防护要求非常高。
玻璃除了同氢氟酸反应外,根据方程式2OH-+SiO2==SiO32-+H2O,也能同碱类物质反应;但碱类物质必须在高温下呈现出熔融状态时,才能与玻璃发生反应,达到去除玻璃的状态。也即需要采用加热炉对固态碱进行充分加热,将固态碱加热至融入状态,然后将贵金属器皿浸入熔融碱中实现玻璃残渣的去除。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盐浴炉将盐类物质加热至熔融状态对金属进行热处理。使用时,将盐加入锅内,电极埋入或插入盐内;然后,向起动电极送电,利用起动电极的电阻发热使一部分盐先熔化;再后,接通主电极使电流通过熔盐发热工作。但采用现有盐浴炉对碱类物质进行加热,碱类物质会对炉体及电极造成腐蚀,且在熔融状态下,会导致碱类物质的电解反应,因此现有的盐浴炉无法用于将碱类物质加热至熔融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用于将碱类物质加热至熔融状态,也即能用于去除贵金属器皿上的玻璃残渣的用于碱类物质加热的盐浴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碱类物质加热的盐浴炉,包括炉壳、炉盖、温度传感器和电源,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炉壳内的耐高温耐熔融碱腐蚀的内胆,由内胆和炉盖包围构成密闭的工作腔;在所述炉壳与内胆相邻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由隔热层和内胆包围构成加热腔,设置有与电源相连并安装在加热腔内的加热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包括接触部分和非接触部分,所述内胆由接触部分的隔热层支撑固定于炉壳内,由所述非接触部分的隔热层和内胆包围构成加热腔。
进一步的,所述炉壳和内胆均呈柱状,所述隔热层的接触部分由位于炉壳底部的隔热层构成、非接触部分由位于炉壳柱面的隔热层构成;由非接触部分的隔热层和内胆包围构成的加热腔的径向断面呈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由一组加热元件构成,各加热元件沿内胆周向均布并分别沿内胆轴向插入加热腔内。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加热元件采用硅碳棒。
进一步的,沿内胆径向所述加热元件和内胆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接触部分上设置有形状同内胆底部形状一致的定位凹槽,所述内胆底部插入定位凹槽内;所述加热元件由埋设于隔热层的非接触部分的固定结构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结构采用弹性金属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偶,所述热电偶安装在炉盖上并插入工作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由不锈钢、金或白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耐高温耐熔融碱腐蚀的内胆盛放碱类物质,加热组件经内胆导热对碱类物质进行加热,将固态碱加热至融入状态;通过隔热层实现炉壳和加热组件的隔离,保证炉壳的低温。因此通过内胆实现了对碱类物质的隔离,避免了碱类物质对炉体的腐蚀及碱类物质的电解,能用于将碱类物质加热至熔融状态,能用于去除贵金属器皿上的玻璃残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碱类物质加热的盐浴炉,包括炉壳1、炉盖2、温度传感器和电源,设置有固定安装在炉壳1内的耐高温耐熔融碱腐蚀的内胆3,由内胆3和炉盖2包围构成密闭的工作腔4;在所述炉壳1与内胆3相邻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5,由隔热层5和内胆3包围构成加热腔6,设置有与电源相连并安装在加热腔6内的加热组件。
上述内胆3可以通过炉壳1固定,但为了避免内胆3和炉壳1之间的直接导热,最好的,所述隔热层5包括接触部分和非接触部分,所述内胆3由接触部分的隔热层5支撑固定于炉壳1内,由所述非接触部分的隔热层5和内胆3包围构成加热腔6。
在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所述炉壳1和内胆3均呈柱状,所述隔热层5的接触部分由位于炉壳1底部的隔热层5构成、非接触部分由位于炉壳1柱面的隔热层5构成;由非接触部分的隔热层5和内胆3包围构成的加热腔6的径向断面呈环形。上述隔热层5的接触部分、非接触部分的设置同内胆3、炉壳1的形状有关,除上述形式以外,隔热层5的接触部分也可以由若干块状、环状结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0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润滑油滤清器的强力钢架冲床
- 下一篇:一种框架式自动取料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