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块式蠕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276.4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巩成;李欣;路志浩;丁金栋;徐爱华;黎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式 蠕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使用的滑块式蠕动泵。
背景技术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是一种制备冷沉淀的精密设备,其核心部件之一是一个可令血袋管路形成自动虹吸的蠕动泵系统。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液体按照转动方向形成连续液流(虹吸形成)后,只要转子不停,液体就不断的流出,这样的结果就是血袋中分离出的的冷沉淀被强行吸出来,破坏了冷沉淀的效价。
2.这种蠕动泵若配合不好,容易造成管路补小转子拖动,形成走管现象,最终导致血袋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避免了冷沉淀被强行吸出和走管现象的滑块式蠕动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滑块式蠕动泵,包括泵体和虹吸管路,其特征在于:虹吸管路纵向穿过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滑块组,滑块组位于虹吸管路的一侧,滑块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均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均为长方体结构的滑块。
所述的滑块组的高度与泵体的内高度相适应。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滑块式蠕动泵通过采用滑块组取代了原有的转子,利用三个滑块交替夹紧虹吸管路形成虹吸,形成液流后,三个滑块全部松开远离虹吸管路,液流靠自身重力流出,避免了冷沉淀被强行吸出和走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虹吸管路;3、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5、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虹吸管路2纵向穿过泵体1,泵体1内设置有滑块组,滑块组位于虹吸管路2的一侧,滑块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和第三滑块5,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和第三滑块5均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和第三滑块5均为长方体结构的滑块,滑块组的高度与泵体1的内高度相适应,驱动装置为气缸。
工作过程为:1.第一滑块3夹紧管路(图2);
2.第二滑块4夹紧管路,挤出管路中的气体,形成真空(图3);
3.第三滑块5夹紧管路(图4);
4.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4松开管路,管路靠自射弹力张开,形成负压,气体、液体上升(图5);
5.第一滑块3夹紧管路,第三滑块5松开管路(图6)。
图2至图6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将管路中的气体抽干,管路中充满液流后形成虹吸。所有滑块再滑至右侧,靠液流自身重量完成虹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d hoc网络系统的联合调度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信号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