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保护膜的饮料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1374.8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强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具体涉及带保护膜的饮料袋。
背景技术
饮料为一种用来解渴、提供营养或提神的液体,其包装袋呈现多种多样。目前,普遍使用的饮料(包装)袋有袋型塑料构成,其具有一用于盛装饮料的容置空间。为了防止饮料在运输或流通过程中的溢出,一般地,饮料袋都是四周封闭,饮用时,需要剪开或者插入吸管,然后直接饮用,而当手头没有工具只能咬开饮料袋时或者使用者的习惯经常采用咬的方式进行打开饮料袋,由于饮料袋的外表面在包装、运输以及流通等中多与外界接触,直接咬开以及直接饮用时与袋体直接接触可能由于饮料袋的被污染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现有技术中并存在一种在饮料袋的一角处设有自带吸管或带阀嘴的结构,这种结构方便饮用,但是其成本高,从而增加了饮料的整体价格,并且,这样的结构不能满足习惯直接咬袋口饮用消费人群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保护膜的饮料袋,该保护膜可以保证食用者直接接触饮料袋饮用而不影响其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保护膜的饮料袋,其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任一角处的外侧粘贴一保护膜,所述袋体的四周密封或袋体与保护膜结合后的四周密封,形成一容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为三角形或四边形。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内包裹的袋体上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为PP膜、PE膜、PET膜或PVC膜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袋体为PE袋、PVC膜或单面PE淋膜纸袋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带保护膜的饮料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饮料袋的任意角处粘贴一保护膜,可保证保护膜包覆的饮料袋不受污染,食用者扯下该保护膜后可放心直接与袋体接触进行饮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保护膜的饮料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带保护膜的饮料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带有保护膜的饮料袋,其包括袋体1,该袋体1的材料可以是PE、PVC或单面PE淋膜纸中的任一种,其四周通过热合(采用热收缩封口机)进行密封,使袋体1形成一密封的容置空间,为了防止食用者直接咬开外表面在包装、运输以及流通等中造成污染的饮料袋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袋体1的任一角处的外表面上粘贴一保护膜2,当然,也可以是在多个角处均粘贴保护膜,保护膜2的形状可以采用三角形,当然也可以采用四边形或其他形状,其材料可以为PP膜、PE膜、PET膜或PVC膜中的任意一种。食用者饮用时,只需扯下套设于袋体1某角外侧的保护膜2,在没有其他工具支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嘴咬开饮料袋,而后直接饮用。另外,该保护膜2内包裹的饮料袋可以设有开口,保护膜2与袋体1结合后的四周为密封结构,这样的设置使用者只需扯开保护膜2后即可贴近饮料袋直接饮用,而不必担心袋口被污染,相较于自带吸管和带阀嘴的结构,其同样可以实现饮用方便,并节省了饮料袋的设计成本。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强,未经刘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1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输送转向限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注射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