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292.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章;赵高敏;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28;H01B7/295;H0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铜的导电性能较好,所以目前我国使用的电缆大多以铜为导体。但铜的密度较大,弯曲性能常常不能满足一些工业安装环境下对电缆柔韧性的要求,导致了铜电缆的安装困难。同时,铜的价格较高,使得铜电缆的价格较高。若采用纯铝作为导体,虽然铝的价格较便宜且柔韧性好,但在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方面的性能却很难满足工业使用的要求。因此,除了铜导体和铝导体外,以铝合金作为导体的电缆渐渐开始被使用,以期铝合金电缆所带来的特性能够平衡工业电缆在各方面需求。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经过拉伸、滚压等方法制造的金属导体丝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并且在通过绞合多根金属导体丝形成缆芯时,每根金属导体丝的横截面形状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电缆芯的横截面中,每根导体丝的形状仍然保持圆形,具有这样的构造,邻近的导体丝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因此电缆的横截面较大,进而使得电缆的弯曲半径较大,不利于安装。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电缆的外护套无法达到我国国家标准GB/T2951.21-2008中对外护套耐矿物油腐蚀的要求,从而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导致电缆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电缆,该铝合金电缆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该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缆芯组件和包覆在所述至少一个缆芯组件外周的外护套;其中每个缆芯组件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组件外的绝缘层;每根缆芯具有圆形横截面,缆芯由至少两根导体丝绞合而成,在圆形横截面的径向上从内到外排列有至少一个导体丝层,每个导体丝层包括至少一根导体丝,相邻的两根导体丝的彼此相对的外周面彼此贴合。
优选的,至少一个导体丝层为两个以上导体丝层,并且相邻的两个导体丝层的彼此相对的外周面彼此贴合。
优选的,两个以上导体丝层中,位于缆芯的中心位置的导体丝层为中心导体丝层,包围中心导体丝层的导体丝层为外导体丝层;其中,中心导体丝层具有圆形横截面;外导体丝层具有环形横截面。
优选的,两个以上导体丝层为2个导体丝层,中心导体丝层包括3根导体丝;外导体丝层包括7根导体丝。
优选的,两个以上导体丝层为3个导体丝层,中心导体丝层包括3根导体丝;外导体丝层包括第一导体丝层和第二导体丝层,其中,所述第一导体丝层相比于所述第二导体丝层更靠近所述中心导体丝层。第一导体丝层包括8根导体丝,第二导体丝层包括12根导体丝。
采用这样的排列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导体丝层之间、导体丝和导体丝之间的缝隙,使缆芯的紧压系数达到90%以上。
优选的,外护套由耐矿物油腐蚀的PVC材料制成。
该外护套满足国家标准的耐矿物油腐蚀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外护套由具有阻燃性能的PVC材料制成。
阻燃性材料制成的外护套能够使得电缆的阻燃性能更好,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
优选的,导体丝的材料为铝合金。
优选的,至少一个缆芯组件为一个缆芯组件。
导体丝的材料为铝合金时,其优点在于不但其具有优于铜电缆的弯曲性能和较低的制造成本,而且其还具有优于铝电缆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抗蠕变性。
以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目的、功效,以及结构组态,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的电缆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缆芯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缆芯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态,以及使用状态,以下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1包括:多个缆芯组件5和外护套4;其中每个缆芯组件5包括缆芯3、包覆在缆芯组件5外的绝缘层3;外护套4包覆在多个缆芯组件5的外周;其中每根缆芯2具有圆形横截面,缆芯2由至少两根导体丝绞合而成,在圆形横截面的径向上从内到外排列有至少一个导体丝层,每个导体丝层包括至少一根导体丝,相邻的两根导体丝的彼此相对的外周面彼此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加铝(天津)铝合金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锂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安装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连接装置时的专用橡胶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