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孔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522.8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童胜英;李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罡杨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3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舷外机上的双孔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舷外机多用于游艇等小体积船体,如江河上面的打渔船、橡皮艇等,常见于江、湖渔业密集地区。舷外机是指发动机在船体外面、或直接浸泡于水中、或在水面之上。但不管怎么讲,舷外机总是要与船体接触并固定安装的,若直接固定在船体上,则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和噪音,让人在船上极度的不舒服,轻则会导致舷外机与船体之间接触处大面积磨损,重则有可能会导致舷外机因剧烈震动而毁坏。所以目前在船体上安装舷外机时,会在接触处垫上橡胶皮或减震器,但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要不弹性达不到,要不容易老化、容易脱落,连接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孔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一种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空心轴和橡胶块,所述长方体框架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所述空心轴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下方设有橡胶块。
所述长方体框架用于减少船体与舷外机之间的震动。
所述空心轴是用于固定舷外机。
所述孔是用于将双孔减震器固定在船体上。
所述长方体框架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起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所述橡胶块起缓冲的作用。
所述空心轴1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橡胶与长方体框架的充分结合,利用其橡胶来减缓震动的缓冲,从而实现减小舷外机与船体之间的震动及噪声。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轴 2、长方体框架 3、孔 4、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2、空心轴1和橡胶块4,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3,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3;所述空心轴1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2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2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2的下方设有橡胶块4。
所述长方体框架2用于减少支架与舷外机之间的震动。
所述空心轴1是用于固定舷外机。
所述孔3是用于将双孔减震器固定在船体上。
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起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所述橡胶块4起缓冲的作用。
所述空心轴1为两个。
安装使用时,只需先将双孔减震器上的孔3用螺丝来固定在船体上,其次再通过双孔减震器上的空心轴1来固定舷外机,这样舷外机就与船体间接接触,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罡杨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罡杨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具固定的定位夹具的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耳轴冲孔模的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