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组式单孔激光灯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729.5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汉东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700 湖北省广水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单孔 激光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灯部件,尤其是一种齿轮组式单孔激光灯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户外广告、地标或娱乐聚会等场所,会经常使用激光灯进行布景设置,以增强现场的景观效果;然而现有的激光灯及其构成部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激光灯体积大、不便携带;二、驱动马达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拆装费时;三、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齿轮传动方式驱动、结构紧凑的齿轮组式单孔激光灯驱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灯驱动机构体积大、机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组式单孔激光灯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电机和微型减速箱,所述的微型减速箱的内部设有依次啮合连接的电机主动轮、中间传动轮和出光孔从动轮,所述的电机主动轮套固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传动轮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的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由上中下三个齿轮上下纵向套固在齿轮轴上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三个齿轮与第二齿轮组的三个齿轮交叉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主动轮啮合第一齿轮组的下端齿轮,所述的出光孔从动轮啮合第二齿轮组的上端齿轮。
优选地,所述的出光孔从动轮的上端嵌套有光栅片贴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电机主动轮和出光孔从动轮之间设置了由多个传动齿轮组装而成中间传动轮,实现减速、调速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激光灯工艺复杂,成本高,传动皮带易老化、使用寿命短之弊端,更使驱动机构的各部件之间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更加平稳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驱动机构的部件采用塑胶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且结构简单,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齿轮单孔激光灯驱动机构,它包括驱动电机1和微型减速箱2,在微型减速箱2内设有依次啮合连接的电机主动轮21、中间传动轮22和出光孔从动轮23;同时,电机主动轮21套固在驱动电机1的转轴上,以便将驱动电机1的本体紧固在微型减速箱2的外壳上。
其中,中间传动轮22包括均由上中下三个齿轮上下纵向套固在齿轮轴上组成第一齿轮组221和第二齿轮组222,第一齿轮组221的三个齿轮与第二齿轮组222的三个齿轮交叉啮合;为构成完整的传动系统,电机主动轮21啮合第一齿轮组221的下端齿轮,出光孔从动轮23啮合第二齿轮组222的上端齿轮。
另外,出光孔从动轮23为环状柱体,在其上端嵌套有光栅片贴孔3,将激光器放置在出光孔从动轮23内,在驱动电机1的启动运行后,通过微型减速箱2内部的传动系统,最终完成贴附在光栅片贴孔3上的光栅片的转动,使光栅片上的字体或图案按一定规律完整的显示出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齿轮传动作为传动系统,所以机构的各部件之间结构紧凑,机构体积小,使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同时,各部件结构简单,相应的制造成本也得以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汉东,未经宋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压转子轴承定位装置
- 下一篇:马达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