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救援起重设备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2747.3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范志勇;肖杰;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救援 起重 设备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救援起重设备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物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伤者被坍塌物压在底下,如果不及时施救,时间一长伤者便会因为窒息或是脱水而造成休克,直至死亡。目前,对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通常使用一些起重设备(例如液压千斤顶、液压扩张器)来将重物抬起,以便对压在重物下的伤员实施救援。
然而,很多时候,地震发生过后,伤者通常都是被压在极小的空间里,重物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很小,或是重物的面积较大,传统的救援起重设备在实施救援时,因为重物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小,救援起重设备无法正常安放和进入;或是因为重物的面积较大,长度较长,救援起重设备无法伸长到重物的一端将其夹紧固定。两种客观因素使得救援起重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也无法发挥它自身的作用,不仅延误了救援时间,而且强行将重物搬开的话还会容易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在实施救援时,如何顺利地将救援起重设备安放和进入到地面与重物极小的缝隙中以便将重物抬起;或是救援起重设备能够将面积较大的重物夹紧固定抬起,从而方便搜救人员及时地对伤者实施救援,便成为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救援起重设备的辅助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救援起重设备在救援过程中因地面与重物之间的缝隙小无法安放和进入或是因重物面积较大救援起重设备无法将其夹紧固定从而延误救援时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救援起重设备的辅助装置,包括滑动连接有升降台的支撑机构以及与该升降台可拆卸连接的起重爪。
具体地说,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架、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槽的后支架以及固定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二者底面的底座,所述的升降台则卡在后支架的滑槽中沿该滑槽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不平整或是比较松软的废墟中救援时,其底座能够被稳定放置,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之固为一体结构的圆管。
再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液压千斤顶因为故障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液压千斤顶下滑造成意外事故,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还能方便液压千斤顶的更换,所述的后支架上设有分别与其活动相连的弹簧螺栓和定位插销,而在所述的前支架上则设有与该定位插销相对应的销孔。
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强度,所述的前支架、后支架、起重爪、升降台、底座以及圆管均由低合金钢制成。
更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支架、后支架、起重爪、升降台、底座以及圆管均由Q420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其部件可以随意拆卸,故本实用新型也能方便地被搬运和存放。
(2)本实用新型配合液压千斤顶使用可以很方便地抬起与地面缝隙小于五厘米或是长度超过七十厘米的重物。
(3)本实用新型由于升降台上可拆卸连接有起重爪,故本实用新型的起重高度及方向均可灵活改变,以便适应各种情况下的起重救援。
(4)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圆管,通过将铁锹穿过圆管便可以扩大底座的面积,从而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不平整或是比较松软的废墟中救援时,其底座能够被稳定放置,也使得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方便地用于起重救援。
(5)本实用新型设有弹簧螺栓和定位插销,可以防止液压千斤顶因为故障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液压千斤顶下滑造成意外事故,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还能方便液压千斤顶的更换。
(6)本实用新型前支架、后支架、起重爪、升降台、底座以及圆管均由Q420钢制成,Q420钢不仅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焊接性能优异,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适于应用在起重救援方面上。
(7)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制造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升降台与滑槽的配合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名称为:
1—前支架,2—后支架,3—弹簧螺栓,4—定位插销,5—起重爪,6—升降台,7—底座,8—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2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