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068.8 | 申请日: | 201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琴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神经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在治疗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或脑深部肿瘤手术使用的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与神经内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神经内镜微创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已经成为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镜微创手术,采用硬质神经内镜及专用电脑监视、录像系统,常规内镜专用手术器械及深部显微手术器械。国家专利局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脑穿刺套管”(专利号:200920060611.x braintrocar),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但是它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手术时医生还要用手把住套管,影响视野和操作;插入的深度不能一目了然,穿刺芯内孔加工困难,内孔清洗消毒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套管能固定,穿刺深度直观,加工、清洗消毒方便的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包括穿刺芯和透明套管,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套管上设有深度标记,透明套管的左端设有多个固定线孔;在穿刺芯孔的左端螺纹连接一个内六角螺帽。内六角螺帽的中心设有通孔与穿刺芯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医生在于手术时套管能固定,不用手把着,方便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插入深度直观;穿刺芯方便加工和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中:1-穿刺芯;2-透明套管;3-深度标记;4-固定线孔;5-内六角螺帽;6-穿刺芯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如附图所示,一种一次性神经内镜套管,包括穿刺芯1和透明套管2,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套管2上设有深度标记3,透明套管2的左端设有六个固定线孔4;在穿刺芯孔6的左端螺纹连接一个内六角螺帽5。内六角螺帽5的中心设有通孔7与穿刺芯孔6相通。穿刺芯1活动地穿在用塑料制成的透明套管2中,之间无间隙的活动连接;穿刺芯1中心设有穿刺芯孔6,右端头孔径小,入口为圆锥形,穿刺芯孔6与通孔7相通,用于插入穿刺针为病变定位使用;穿刺芯1右端头成圆锥型,透明套管2的右端为斜面,方便插入。
患者经CT检查后,根据血肿量最多的CT层面和血肿中心距颅骨内板最近处作为颅骨钻孔的位置,设计骨孔的同时尽量避开皮层重要功能区。确定颅骨钻孔位置后,以骨孔为中心,做一长约3~4cm的直切口,然后颅骨钻一直径1~1.5cm左右骨孔。切开硬模后,采用双相电凝,避开皮层血管、电凝局部皮层脑组织数毫米并稍微切开。首先穿刺针定位,抽出血肿后采用该实用新型沿穿刺芯孔6进行穿刺。当透明套管2进入血肿后,手术后拔出穿刺芯1及脑穿刺针,这时,留置的透明套管2即可作为下一步完成内镜手术操作微创手术通道,在内镜直视下予以清除脑内血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琴,未经李旭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火淡斑枇杷花琥珀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渐进式树皮秸秆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