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253.7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秀鹏;田志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7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车 后围防撞吸能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后防撞梁的意义就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全身受力。说白了就是汽车车体的某一个位置受到了撞击,如果仅仅让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话,那么达到的保护效果会很差。如果在某一点受到力的时候,让整个骨架结构去承受力,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个点所受到的力的强度,特别是后防撞钢梁在这里就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但是仅靠刚性防撞梁在吸能缓冲方面很不理想,国内客车大都没有更好的防撞措施,其中校车尤为注重安全措施,可惜国内的校车都没有很好的后部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防撞缓冲吸能方面更安全、可靠且安装便利的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设置在后保险杠和后横梁之间并固定在后横梁和纵梁的端部,缓冲装置包括凹字形框架结构的支撑架和横向设置并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矩形防撞板,防撞板整体为波浪形结构,防撞板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支撑架前部的横向结构上,支撑架后部的纵向结构固定在后横梁的两端。
所述的支撑架由方管固定而成。
所述的防撞板的横向断面为矩形的波浪结构。
所述的防撞板与支撑架、支撑架与纵梁、支撑架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后保险杠和后横梁之间设置波浪形的防撞板、由方管组成的支撑架,防撞板与支撑架、支撑架与纵梁、支撑架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使支撑架起到防撞板受力后向纵梁传导的二级缓冲作用——通过支撑架自身损毁卸除部分向纵梁传导的冲击力,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纵梁、车身的变形损害,提高了校车的缓冲吸能能力,大大提高了校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保险杠,2、后横梁,3、纵梁,4、支撑架,5、防撞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在后保险杠和后横梁之间设置波浪形的防撞板、由方管组成的支撑架,防撞板与支撑架、支撑架与纵梁、支撑架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使支撑架起到防撞板受力后向纵梁传导的二级缓冲作用——通过支撑架自身损毁卸除部分向纵梁传导的冲击力,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纵梁、车身的变形损害,提高了校车的缓冲吸能能力,大大提高了校车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校车后围防撞吸能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置在后保险杠1和后横梁2之间并焊接固定在后横梁2和纵梁3的端部,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架4和横向设置并焊接固定在支撑架4上的矩形防撞板5,支撑架4由方管焊接固定成凹字形框架结构,防撞板5整体为波浪形结构且防撞板5的横向断面为矩形的波浪结构,防撞板5的左右两端焊接固定在支撑架4前部的横向结构上,支撑架4后部的纵向结构焊接固定在后横梁2的两端,防撞板5与支撑架4、支撑架4与纵梁3、支撑架4与后横梁2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在后保险杠和后横梁之间设置波浪形的防撞板、由方管组成的支撑架,防撞板与支撑架、支撑架与纵梁、支撑架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使支撑架起到防撞板受力后向纵梁传导的二级缓冲作用——通过支撑架自身损毁卸除部分向纵梁传导的冲击力,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纵梁、车身的变形损害,提高了校车的缓冲吸能能力,大大提高了校车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视频操作的消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