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针头处置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3502.2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邵小宁;吴静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针头 处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针头处置贴。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0.6%。文献调查结果显示,64.40%的针刺伤是由注射针头的相关操作引起,尤其是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如任小英调查注射后针头处理(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帽)所致针头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针刺伤发生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为妥善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应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如上海市乃至全国对使用过的针头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锐器收集箱,而实际工作中医院事务紧张繁忙,护士时刻携带锐气收集箱是不现实的,从离体针头到锐器收集箱处总会有0.5米到20米的距离,这期间操作者持裸露针头的动作变化较多,刺伤自己或患者家属等其他人员的概率很大,而且拔针后通常针尖处会余血外流污染它处,造成血液污染,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其防护和处理已引起临床护士的普遍重视。2011年10月中国期刊《全科护理》廖红等《针刺伤防护用具的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临床上针刺伤防护用具种类、使用优缺点及可及性。指出国内外己开发了不少防针刺伤的产品,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锐器收集箱、安全静脉留置针、防护手套等,但均存在使用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的缺陷,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安全可靠、符合医用废弃物管理条例、经济实惠的处置输液针头装置,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装置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及时处置注射后针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和成本低的输液针头处置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另一种能及时处置注射后针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和成本低的输液针头处置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针头处置贴,依次设有粘贴层和底托层,所述的粘贴层内侧设有吸水块,所述的底托层内侧设有阻挡块,所述的吸水块和阻挡块的位置是对齐的,且所述的吸水块的面积≥阻挡块的面积,所述的吸水块的面积<粘贴层的面积;
所述的吸水块是吸水海绵,所述的阻挡块是塑料片;
所述的粘贴层是热熔胶无纺布或热熔胶膜,所述的底托层是隔离纸;
所述的阻挡块的外缘设有剥离边;
所述的阻挡块和剥离边之间设有压痕;
所述的粘贴层的外缘设有剥离边;
所述的粘贴层和剥离边之间设有压痕;
所述的粘贴层和底托层的一条边的边缘设有手持区。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针头处置贴,设有粘贴层,所述的粘贴层的粘贴面设有吸水块,所述的吸水块的面积<粘贴层的面积,所述的吸水块的另一面设有阻挡块;
所述的粘贴层是热熔胶无纺布或热熔胶膜,所述的阻挡块是塑料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在拔下输液针头后及时的把针头固定于内部,有效避免刺伤人和血液污染的发生;
2、设有剥离边,便于粘贴层和阻挡层的分离,使用方便;
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后易于焚烧处理,环保,适于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针头处置贴展开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针头处置贴未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针头处置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输液针头处置贴展开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输液针头处置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粘贴层 2.底托层
3.吸水块 4.阻挡块
5.剥离边 6.压痕
7.针头 8.手持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3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针距调节旋钮
- 下一篇:快速射入进颅减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