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加工表面要求高之产品的无痕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4272.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欧阳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加工 表面 要求 产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卸料板的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冲压V形工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数冲模具是利用凸模和凹模配合强加机械力于金属板材上,使板材料带分离、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部件的设备。加工时,料带压在凹模凹槽的开口端端口的部分,容易产生压痕,尤其影响对表面加工要求高的冲压工件产品的质量。传统上,在凸模和凹模间垫设橡胶卸料板,对料带上述易产生压痕部位受到的冲压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因橡胶本身的性质,容易被凹槽开口端的尖角挤压损坏,加之橡胶还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需频繁更换,增加工作量,减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反复使用,冲压稳定,加工产品表面平整、无痕、质量高的无痕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加工表面要求高之产品的无痕模具,包括横向延伸的条状上凸模,以及同样横向延伸而纵向与上凸模相配合的下凹模,上凸模头部横向任意位置的纵向截面形状均相同,下凹模上设有凹槽与所述上凸模头部外形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至少一端开设圆角,上凸模和下凹模之间设有横向延伸的卸料板,卸料板上设有与所述上凸模头部外形尺寸相配合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卸料板上凹陷的开口处对应端折角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对应圆角外形分别相配。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上凸模头部的纵向截面形状为V形,下凹模上对应设有V形槽,V形槽的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所述圆角;卸料板上的凹陷对应为V形凹陷,V形凹陷的开口两端折角形状与V形凹槽的两圆角外形分别对应相配。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两圆角的半径均为V形槽深度的0.025-0.05倍,均为V形槽开口宽度的0.014-0.028倍。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加工表面要求高之产品的无痕模具在凹模凹槽端口设置圆角,钝化了原来相对较尖的端口转角对料带的作用,另外加垫不锈钢卸料板,不仅具有卸料功能,同时进一步避免了所述圆角直接对料带施加压力。采用本模具加工的产品的表面无痕,平整度好。不锈钢卸料板相较以往的橡胶卸料板更加坚固、稳定,可长期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局部即V形槽的圆角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料带,2、上凸模,21、上凸模头部,4、下凹模,41、V形槽,6、圆角,8、卸料板,81、V形凹陷,12、卸料板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加工表面要求高之产品的无痕模具,包括横向延伸的条状上凸模2,以及同样横向延伸而纵向与上凸模2相配合的下凹模4,上凸模头部21横向任意位置的纵向截面形状均为相同大小的V形,下凹模4上设有V形槽41与所述上凸模头部21外形相配合,所述V形槽41的开口两端分别开设圆角6,上凸模2和下凹模4之间设有横向延伸的方形卸料板8材质为不锈钢,卸料板8上设有与所述上凸模头部21外形尺寸相配合的V形凹陷81。所述卸料板8四角设有安装孔,卸料板8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凹模4上,V形凹陷81对应嵌设在V形槽41中。V形凹陷81开口两端上与所述圆角6位置对应的折角,其形状与两圆角6外形分别对应相配,为卸料板圆角12。所述V形槽41的深度为20mm,开口端横向长度35cm,所述两圆角6及两卸料板圆角12的半径均为0.5-1cm。
工作时,将待加工料带1水平置于下凹模4上的卸料板8上端,上凸模2下冲,将正下方料带2压入下凹模4V形槽41内,卸料板8作为V形槽41与料带1间的中间层,吸收了一部分压力,避免所述V形槽41开口端端口直接对料带1施加压力,造成压痕,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4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脱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区直饮水站节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