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281.2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6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英 |
主分类号: | H02K3/02 | 分类号: | H02K3/02;H02K3/34;H02K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电机常常应用于一些温度较高的环境进行工作,在这种环境下,电机材料需要能够适用于高温,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但目前的电机常常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进而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耐高温轴承:材料本身具有耐高温度1200℃,且自润滑好,使用温度在100℃-800℃间不产生因温差造成的膨胀。可应用在炉窑,制塑、制钢等高温设备中。常用的高温轴承钢有:钼系钢:Cr4M04V、Cr15M04、9Cr18Mo、Cr14M04;钨系钢:W9Cr4V2Mo、W18Cr4V;钨钼系:W6MoSCr4V2。高温轴承钢W、Cr、V、Mo等能形成高温下难溶的碳化物,并且在回火时能够析出弥散分布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效应,使这类钢在一定温度下仍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较高的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性。高温轴承钢其中以Cr4M04V和W18Cr4V最为常用。H10Cr4M04Ni4VA是目前性能最好的高温渗碳轴承钢。当轴承的使用温度超过500度时,选用耐高温轴承钢已难以满足其性能要求,而应选用钴基、镍基合金或陶瓷等耐高温材料。
NHN材料,又名聚酰亚胺薄膜聚芳酰胺纤维纸柔软复合材料,是以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两面复合聚芳酰胺纤维纸而制作成。NHN是耐热等级为N级(200℃)的柔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介电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耐高温漆包线:主要包括聚氨酯(QA)、聚酯(QZ)、聚脂亚胺(QZY)、聚酰亚胺(QY)复合漆包线,铜包铝漆包线;耐温有130级,155级,180级,200级,220级,240级等;线径范围为0.025mm-6.0mm漆包铜圆线;主要适用于各种变压器、传感器、电机、压缩机等电器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电机,所述耐高温电机能够在高温下工作,而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被损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耐高温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机座、轴承,所述轴承连接转子,所述定子固定于机座上,所述转子架于机座上,所述转子和定子上具有绕组,所述绕组包括漆包线和绝缘纸;所述漆包线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漆包线;所述绝缘纸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绝缘纸;所述轴承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轴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
所述漆包线可以是由聚酯漆包圆铜线制成的漆包线。
所述轴承可以是由Cr4M04V或W18Cr4V材料制成的轴承。
所述绝缘纸可以是由NHN材料制成的绝缘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耐高温电机,可以在高温下正常使用,使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且避免出现电机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子;2、轴承;3、转子;4、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耐高温电机,包括定子1、转子3、机座4、轴承2,所述轴承2连接转子3,所述定子1固定于机座4上,所述转子3架于机座4上,所述定子1上具有绕组,所述绕组包括漆包线和绝缘纸,所述漆包线是由聚酯漆包圆铜线制成的漆包线,所述轴承3是由Cr4M04V材料制成的轴承,所述绝缘纸是由NHN材料制成的绝缘纸。
该耐高温电机,可以在高温下正常使用,使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且避免出现电机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指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其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英,未经杨玉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