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电伴热自动启停PLC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429.2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兴华;栾苏;丛万生;张国山;樊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电伴热 自动 plc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爆电伴热自动启停PLC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推广应用的电伴热自动启停控制装置,均采用双温度传感器的机械控制。这就需要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完成低温点和高温点的信号采集;由于是机械控制,它的控制参数已经固化到硬件中,所以它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同时,它无法适应采集信号的动态记录、远程启停控制等更高的自动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电伴热自动启停PLC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环境适应性较差,以及无法适应采集信号的动态记录、远程启停控制自动化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电伴热自动启停PLC控制装置,断路器QF一端与电源连接,断路器QF另一端与各个电伴热设备连接,断路器QF的中间相线路与线包KA连接,线包KA与电源开关SB1连接,电源开关SB1的输出端同时与线包KM、电源开关SB2、PLC控制柜连接,线包KM、电源开关SB2另一端同时与地线N连接,PLC控制柜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中间继电器KM和中间继电器KA后同时与地线N连接,PLC 控制柜还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适应采集信号的动态记录、远程启停控制等更高的自动化要求;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未来信息升级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数据采集点安装位置图。
图中,1.断路器QF,2.中间继电器KM,3.中间继电器KA,4.电源开关SB1,5.电源开关SB2,6.PLC控制柜,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电伴热自动启停PLC控制装置,其设计思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降低成本、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温度传感器是电伴热上较容易损坏且价格较贵的设备,所以降低传感器的数量就是降低成本。PLC控制相对传统机械控制的0、1倒换,它能够读取信号的变化值,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的设定启动和停止值,并且只需一个温度传感器就可以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采用PLC控制和一个温度传感器是该发明专利的创新点)。当然该系统本身具备旁路倒换——就是当特殊情况时手动控制启动或停止。
2)满足采集信号的动态控制和远程控制要求:PLC控制柜本身具备相关的数据端口,可以进行采集信息的动态存储。同时配备的RS485端口也为未来远程控制提供便利。
3)信息采集点更加到位:传统电伴热的信息采集是在传输介质的输出端(也就是提供传输介质的一方),主要原因是传统控制仅是进行0、1信号 的有线传输,如果采集点距离输出端过远容易失真。该控制装置将采集点放到传输介质的输入端(也就是接收传输介质的一方),这样采集到的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同时由于它可以读取变化的数据,所以可以采用无线传输的形式满足要求。
如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是,包括断路器QF、中间继电器KM、中间继电器KA、电源开关SB1、电源开关SB2、PLC控制柜6、温度传感器7。其中的断路器QF一端与电源(AC220V/50Hz)连接,断路器QF另一端与各个电伴热设备连接,断路器QF的中间相线路与线包KA连接,线包KA与电源开关SB1连接,电源开关SB1的输出端同时与线包KM、电源开关SB2、PLC控制柜6连接,线包KM、电源开关SB2另一端同时与地线N连接,PLC控制柜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中间继电器KM和中间继电器KA后同时与地线N连接,PLC控制柜6还与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7连接。
PLC控制柜6的预设值能够根据使用环境调节,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远程控制。温度传感器7设置一个或多个,将数据采集点放到流通介质的输出端之前的位置,完成对温度信息的采集。PLC控制柜6和温度传感器7之间,根据需要采用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从PLC控制柜6到温度传感器7的传输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上述的控制回路中的结点数具有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对每个节点独立控制或者统一控制。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数据采集主要从输出端采集——只有流通介质在电伴热加热范围内完成整个介质的传输,即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输出端之前的位置,电伴热才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末端的数据才是最真实有效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拉伸塑料护帮网全自动裁网机
- 下一篇:机器拉手结构